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壞帳率由2月時披露的13.5%,最新升至14.8%,按保公司及銀行會努力管理壞帳或處理債務重組個案。他強調,保持還款的企業仍然佔大多數。另外,金管局公布今年首季「中小企貸款狀況調查」結果,調查顯示中小企信貸狀況大致平穩。
金管局今年首季「中小企貸款狀況調查」結果中,關於中小企對銀行貸款批核取態(即難易程度)的觀感,撇除回答「沒意見/不知道」受訪者,75%認為銀行今年第一季貸款批核的取態與六個月前相比「沒有分別」或「較容易」,高於前一季的70%。25%認為銀行的有關取態「較困難」,而上一季度則為30%。貸款較困難的觀感並不一定反映中小企在借貸上遇到實質困難,而是可以受多項因素(如媒體/新聞報道、生意經營狀況及親友的意見等)所影響。
在已獲批貸款的受訪者中,5%表示銀行對其貸款的取態有所「收緊」,較前一季的0%略有上升。在是次調查中,貸款收緊的含義包括各種可能,例如降低備用信貸額和貸款額、信貸利率上升、增加抵押品要求或縮短貸款年期等。因此,受訪者表示銀行對其貸款的取態並不直接反映銀行實際對中小企的貸款投放。
調查亦收集有關中小企新貸款申請的結果。3%受訪者表示曾於今年第一季向銀行申請新貸款。在已知申請結果的受訪者中,表示申請完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受訪者佔79%,高於前一季的77%。
金管局表示,由於季內有已獲批貸款的中小企及有申請新貸款的中小企數目較少,分別僅佔受訪中小企的14%及3%,調查結果容易出現較大波動,詮釋時需要注意。
鑑於中小企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以及過去幾年中小企可能面對融資困難,金管局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由2016年第三季起進行是項調查。調查按季進行,每次涵蓋約2,500間不同行業的中小企。調查結果有助從需求角度了解中小企獲得銀行貸款的狀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