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新加坡駐港總領事王首毅今(29日)出席「大灣區卓越影響力論壇2025:樂齡灣區展未來」時表示,香港和新加坡在人口高齡化方面正互相學習和合作,雙方將從各自的案例中汲取最終觀點,並進行政策規劃研究。兩地的政府官員亦會定期會面,討論面臨的挑戰、交流最佳做法,並找到各自的解決方案。目前新加坡人口約20%達65歲或以上,而到2030年,此佔比將升至25%。解決人口老化的挑戰需要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使政策制定者能夠在跨機構環境中開展工作,這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市民、私人機構和民間組織,將影響基礎設施發展、財政規劃、醫療保健融資和經濟結構重組。

王首毅指,為長者提供友善的居住環境,是養老的重要場所。新加坡為長者興建安老公寓項目,首個安老公寓邨只供100套長者公寓,另包括兩層高的醫療中心,提供專科門診護理。而第二個同類長者公寓項目最快將於2027年完工。當局認為,為應對人口老化,為醫療保健留出足夠的財政資源是一項困難但必要的政策決定,特別是在成本上升和全球通脹的情況下。

他又指,新加坡政府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已經從10%翻了一番,從2017年的70億新加坡元增加到2025年的210億新加坡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超過300億新加坡元。最近,政府決定將商品及服務稅(GST)提高2%,目前為9%,部分原因是預計醫療支出將增加,預計上調GST可為政府再籌集500萬美元。新加坡實際上是透過額外的收入來支持新加坡人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此外,隨人口老化,人們對健康、照護的可用性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減輕緊急服務的人手負擔,政府積極把人工智能應用到醫療診斷和治療,目標是到2025年底,所有公共醫療機構都採用人工智能生成系統,用於經濟規劃和預防保健。

新加坡駐港總領事王首毅。(記者 曾業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