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這兩天連續收到兩位女朋友猝逝的消息,一位才剛踏入30歲突然倒下便從此沒站起來;一位人在中年原本精力充沛卻敵不過腦幹中風,兩人都走得倉猝,沒留下一句話,家人都難以接受,尤其是白頭人送黑頭人。
中年女友向來要照顧年邁丈夫,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丈夫已習慣依賴她。他亦安排好一旦自己離世後,如何讓妻子有更安穩的生活。人生,又豈能盡在掌握之中,誰料到死亡也有「打尖」?這下子徬徨的是她丈夫,他向來不懂得如何自理,連家中的毛巾放在哪裏也不知道。
為人父母者只會想到老死後,後人如何處理自己的事務,又如何想到先走的是他們。有位伯母已103歲,兩個兒子較她早離世,家人都只能隱瞞着免她傷心。
看來,每一個人都要有心理準備自己突然死亡,同時也要有心理準備身邊的至親忽然離世。死亡,就是那麼神秘和殘忍,驟然出現無從探知,一下子便終結了你的性命和一切。即如老生常談的一句:「做人要珍惜當下,活得像人生最後的階段。」享受親人照顧的幸福之時也要為失去作準備,要學習獨立、學習自我照顧和生存。
最近有朋友在群組傳來一則故事,關於死前要做的50件事,包括旅行和學習等,但對於我唯一要做的事是多陪伴家人,讓他們知道我有多愛他們。
有朋友說:「我覺得唯一要做的,就是預先安排好自己不能自主時或死後的安排,不要令家人添煩惱,所以當我在律師樓辦妥『持久授權書』及『平安紙』後,我驟覺從容,可抱着感恩的心走向這豐盛人生的尾站,預備隨時『落車』了。」
很贊成這朋友的做法,人離開就帶不走任何東西,留在俗世要處理的事務還多,抓緊時間去處理好,例如遺囑、銀行的授權、交代各項財務和物業等事項,電郵密碼……當你逐一去想時,你會發覺真的需要不少時間去安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