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漢源
7個月之後,第十五屆全運會即將舉行,雖然距離還有一段時間,但香港的運動員已經在積極備戰,尤其是在主場舉辦的賽事中,希望能藉此優勢奪取獎牌。全運會的群眾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選拔賽,各個民間高手也渴望能代表香港與各省市爭奪金銀銅牌。其中,保齡球是由香港承辦的項目。
日前在新建的啟德體育園的保齡球館舉行甄選賽,吸引了90隊參加,水平相當高,其中不乏退役運動員。如果能獲選成為香港代表,保齡球總會將安排專業訓練,期望這些民間高手能在8月底香港的決賽周中奪得獎牌。全運會的群眾項目能夠讓體育愛好者參與其中,並不是所有選手都是專業或職業運動員,這為他們提供了代表香港的機會。
過往的全運會中,群眾項目可能未受到足夠重視,但這次香港承辦全運會,讓大家意識到自身的潛力。現在仍有幾個項目在甄選中,期待香港的運動員能進入決賽周。然而,對於國家足球隊(國足)來說,進入2026年世界盃決賽周的道路並不容易。儘管有言論認為國足無望,但亞洲區預賽尚未結束,依然有機會。國足將於6月5日和6月10日迎戰印尼和巴林隊,只要取得勝利,就能進入附加賽。亞洲區的出線名額為8.5隊,國足在C組目前只有2勝6負,未能直接晉級。
如果能贏下印尼和巴林,國足將有機會獲得12分,爭取成為C組的第三或第四名,與其他組的第三、第四名競爭。最終,組內第一名將直接出線,而第二名則需進行洲際附加賽,這機會微乎其微,因為其他洲的實力更強。然而,作為球迷,身為中國人,我們仍然希望國足能成功。
目前,已經確定出線的隊伍包括日本、伊朗、新西蘭、阿根廷,以及主辦國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7隊。外圍賽的最後結果需等到2026年3月底的歐洲賽事結束後才能確定,屆時將知曉48隊的最終名單。
希望未來的比賽能帶來驚喜,讓中國足球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實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