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文斌
20日,英國智庫Z / 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繼於去年9月重回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後,今年再次位居第三位,而且得分大增,亦領先第四位的新加坡10分。今次報告的發布,除了再次印證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穩固,其實也是直接粉碎了種種關於香港金融中心的謠言,無論外國如何抹黑、詆毀香港,香港是專業認可的國際金融中心,仍是鐵一般的事實,而且還在一直進步當中。
根據「指數」,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三藩市,香港得分領先第四位的新加坡10分,與第二位的倫敦只差2分,由此可見,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頗為穩固,而且放諸亞洲,更是「一哥」。再看不同方面的排名,香港在在「投資管理」、「保險業」及「融資」位列全球第一;在「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及「金融業發展水平」方面的排名,都上升至全球第二;在「營商環境」及「聲譽及綜合」方面的排名亦上升至全球第三;此外,其中「銀行業」則列全球第三。
一個較為特別的地方,就是在「指數」,中、美的金融科技優勢突出,深圳、香港分列第三及第四位,其中香港進步亦很快。「指數」對115個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發展水平進行評估,深圳排名不變為全球第三(深圳、上海也是全球十大金融中心之二),香港排名則上升五位至全球第四。深圳各方面的科技近年聞名世界,不用多說,而香港在金融科技突飛猛進,當然是因為特區政府、金融以至科技界共同努力,才得以實現躍進。
之前,香港頭三的金融中心地位,曾經被新加坡超越過,如今已經反超之餘,得分還有拉開的勢頭,從兩個因素去看,筆者會認為是基本面與近年努力的關係;論基本面,香港多年前已是國際金融中心,之前排名或得分一時被超越,不足為憂;至於近年努力的因素,其實現時特區政府在中央支持下,銳意鞏固、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無論不同的制度改革、優化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要求以至積極在海內外吸引新資金等,都為更強的金融中心打下堅實基礎。
資金、企業,往往都是跟市場走,從今年年初至今,港股在斷續間上揚,其實也是不同資金相信香港金融市場的表現,筆者曾看過報道,更指港股有望再上揚,例如今年中會見26000點的預測。作為支柱產業,在香港,往往股市表現會被視為各方對香港經濟的信心,而筆者觀察,各方這一波對香港的投資,其實也是源於對國家的信心,看好中國發展,也看好香港特區能受惠於國家發展;所以香港最大的底氣,還在於國家的支持,沒有國家的支持,香港市場亦難以發展。
在今年全國兩會,香港各界都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的新內容,筆者認為,既然香港有國際化優勢,不但要用好,更要在未來日子繼續深化,把最好,變更好;全球不同地方都為資金尋找出路,在金融行業,香港無論是吸引企業落戶、家族辦公室駐足香港,還是吸引更多IPO,香港也要用近年搶人才的心態,盡力吸納資金,以及做好「超級聯繫人」以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內外聯通,做大個餅。筆者期望,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但更為穩固,在未來能夠更上一層樓,繼而惠及實體經濟,惠及廣大市民。
(作者為民建聯副秘書長、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屯門區議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