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日前拋出所謂因應大陸「五方面威脅」的「17項策略」,企圖織密織牢「反中抗中」牢籠,進一步限縮兩岸交流、禁錮台灣人民。賴清德用17條惡規親手撕下了自己的偽裝面孔,徹底露出其反交流、反和平、反民主的「台獨」威權本性。賴清德妄圖用「綠色恐怖」打壓島內異己、鞏固權力寶座,遂行「台獨」分裂,但在歷史大勢面前,其倒行逆施終將灰飛煙滅。
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賴清德在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過程中,多次聲稱「不反對兩岸健康有序交流」。5年多前,民進黨當局挾席位優勢在立法機構強行通過惡法「反滲透法」時,也安撫民眾稱「『反滲透法』是反滲透,不是反交流」「無論經商求學、往來互動,以及言論自由,都不會受到『反滲透法』的影響」。然而,賴清德此次拋出的17條惡規,字裏行間都顯示出擴大限阻乃至禁止兩岸交流往來的惡意。宗教、文化、學術、教育等交流都要被當局嚴格審查及管理;要全面深化台灣青年學子對大陸的「識讀教育」,用「敵情」毒害青少年;要求強化對藝人在大陸發展的管束,威嚇查處藝人言論;對兩岸經貿交流,要「進行策略性的結構調整」。賴清德此舉無異於宣示要關上兩岸交流大門。
賴清德聲稱對兩岸交流審查和管理的原則是「去政治化」「去風險化」。事實上,從17條惡規可以看出,將兩岸交流政治化、將島內法規工具化的正是賴清德當局,違逆島內主流民意的,也是賴清德當局。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時常把「維護台海和區域和平」掛在嘴邊,極力渲染「大陸威脅」、污衊大陸「威脅和平」,自己扮無辜可憐狀。賴清德當局此次猖狂挑釁,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試問,他要如何與自己定義的「敵對勢力」維持和平?對於「敵對勢力」,賴清德拉開架勢推出17條惡規,試問哪一條是在「維護台海和區域和平」?台灣民眾和關心台海和平的人們應該看得更加清楚,賴清德當局才是不折不扣的「兩岸和平破壞者」「台海危機製造者」。若任其胡作非為,賴清德當局只會把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台灣百姓將成為賴清德瘋狂挑釁的犧牲品。
民進黨自成立之日起,便用「民主」二字粉刷門面,以撈取選舉私利。近年來,民進黨當局進一步編造所謂「民主對抗威權」的虛假敘事,挑動「反中抗中」、升高兩岸對立對抗。而今,賴清德終於親手揭開民進黨的偽裝,將其反民主、真威權的本來面貌攤開在世人面前。「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清查民眾申領大陸證件、進一步修訂強化「反滲透法」等惡法,樁樁件件,都讓台灣民眾驚呼「離戒嚴只有一步之遙」「已進入準戒嚴狀態」。賴清德拋出的系列惡規,不但打臉民進黨過去聲稱「追求民主」和「保護人權」的主張,也與真正的民主背道而馳。這一切,豈是一句「時空背景不同」可以解釋得了的?實際上,賴清德當局已經懶得跟台灣民眾解釋一句。台灣民眾譏諷民進黨所謂「民主」就是「民進黨做主」,再次得到驗證。
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揚言實施系列惡規,廣大台灣民眾是最大受害者。反交流,台灣業界利益和民眾福祉受損;反和平,將民眾綁上「台獨」戰車,民眾得自求多福;反民主,台灣進入準戒嚴狀態,滑向「綠色恐怖」深淵,民眾權利受損。連日來,台灣各界撻伐不斷,但賴清德當局置若罔聞、不為所動。這也再一次表明,為撈取操弄「大罷免」等政治私利,賴清德和民進黨根本毫不在乎台灣民眾的切身利益。
歷史大勢不可阻擋,時代大潮浩蕩向前。回顧這些年來的兩岸關係,民進黨當局開歷史倒車之舉時常有之,但從來阻擋不了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澎湃勢頭,一時的亂流逆流終將淪為泡沫。賴清德此次歇斯底裏般的「台獨」言行,同樣難逃注定的下場——凡是背叛祖國和人民的人,終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來源:新華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