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芝齡

全國兩會開幕,全球傳媒聚焦北京。今年兩會,就有外國記者向傳媒表示,自己是DeepSeek的常客,「試過中文、英文以及阿拉伯語,DeepSeek的表現都十分出色,有很多訊息的翻譯都很準確,回答問題也很有邏輯,所以很喜歡使用,而且在媒體上也報道過DeepSeek。」其實,自DeepSeek面世以來,就如中國科技在世界投下一顆震撼彈,在今年兩會由國內到國外,都十分關注中國的創新科技發展,過往大家都在談論中國和平崛起,筆者認為近年中國,更是科技異軍崛起。

之前,路透社等外媒就報道過,DeepSeek取得的重大進展,代表一批中國公司在AI領域的崛起。通過DeepSeek這類公司的興起,可以看到中國在科技發展上的創新性和包容性。甚至,連法國的媒體也報道,DeepSeek的成功為中國甚至歐洲帶來希望,美國政府希望通過禁止英偉達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芯片,試圖長久遏制中國AI崛起,而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美國政策的失敗。

在ChatGPT面世、未尋求商業利益前,ChatGPT本來應是以開源模式面世,但後來考慮到成本、利益等,本來開放、共享的ChatGPT,就選擇不開源。但DeepSeek不同,是一個開源的大型語言模型,即是會開放程式碼,讓人們可取用以及再研發,故此亦有人戲稱ChatGPT為「CloseAI」。DeepSeek的出現,除了惠及中國以至世界用戶,也是讓他人可以DeepSeek的基礎,再開發出適合自己的應用,早前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成功研發「HKGAI V1」大模型,系統就是建基於DeepSeek。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成功研發「HKGAI V1」,由頂尖大學作開發、技術支援,筆者深信,人工智能是世界發展的未來出路,也是香港各行業突破技術、資源瓶頸的出路。問題在於,如果是政府、大企業等,他們有能力利用已有的開源大模型,再研發出適合自己的各種應用,但中小企如何趕上這一波科技潮流呢?

事實上,如果能夠應用到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中小企的幫助可能甚於大企業。舉個例子,如果一間人手有限的中小企,能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簡單在線上解答顧客或潛在顧客的問題,這就節省了部分人力資源;再進一步,如生成文案、設計產品時也能用上嶄新的人工智能科技,不但企業會輕鬆點,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僱主「銀包」都會輕鬆一點。當特區政府提出要利用人工智能改善政府部門工作時,其實也可以考慮如何賦能、支援中小企用好人工智能技術,減輕經營壓力,提高營運效率。

人工智能等科技,不但是企業的戰場,相信未來也是教育的戰場。筆者與一些家長接觸,其實不同學校都有一些例如簡單編程的課程提供予學生包括小學生,筆者認為在科技教育方面,香港也可以多措並舉,編程教育是基本盤,同樣重要的,是中小學生利用創新科技解決不同問題的科技素養。例如,學生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決學習(搜集、整理資料等)問題,以至是對整個創新科技業的知識等,都應該更好地灌輸予新生代學生。還記得在網上聽過一些名人說話,「AI不會取代人類,但使用AI的人會取代不用AI的人」。

(作者為自由黨灣仔支部主席、灣仔青年聯會主席)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