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踏入2025年,比特幣誕生16周年。2009 年 1 月 3 日,比特幣的創世區塊(Block 0)由神秘的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挖掘,並獲得了第一筆 50 枚比特幣的獎勵。當時中本聰在區塊上留下的經典訊息:「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泰晤士報:財政大臣正站在第二輪救助銀行業的邊緣),象徵比特幣創立的去中心化思想 —— 在創世區塊的交易上永遠留存,至今,比特幣誕生的初衷依然深刻的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
比特幣的誕生雖然簡樸,但它感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工程師,自發性地持續完善網路,推動去中心化的願景。在2010 年 7 月,MT.Gox 開設了第一個比特幣交易所,當時每枚比特幣的價格大約是 0.08 美元。首次牛市從 2010 年 9 月開始,期間持續時間 9 個月,比特幣從 0.06 美元漲到 36 美元,隨後馬上跌到 2.5 美元,跌幅達到 93%。當時不少人批評比特幣會就此泡沫,但在這之後它並沒有低於 2 美元;並於其後經歷多次牛熊,甚至在 2021 年創下歷史新高幣價 69,044.77 美元。
2022年,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劇烈動蕩,Terra (LUNA) 的崩潰觸發了市場連鎖反應,導致整體加密貨幣市值大幅下跌;知名加密貨幣對沖基金Three Arrows Capital (3AC) 因重大虧損而申請破產;FTX 交易所暴露資金不足,引發恐慌性提款,最終申請破產。緊接著 2023 年正值復甦時刻,加密市場剛從 FTX 的崩潰中慢慢甦醒,比特幣生態也在當年迎來 Ordinals 爆發。此外,Solana 生態也在年末上演涅槃重生,SOL 價格更是從 9 美元低點向上突破 100 美元關卡。
回首 2024 年,加密市場在去年達成許多里程碑,年初 SEC 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並在 3 月突破 7.3 萬美元,刷新 3 年前的歷史高點; 7 月以太坊迎來 ETF 現貨上市,雖然市場並未有過多反應,但也是加密領域的一大步;去年11 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比特幣徹底迎來牛市爆發,許多上市公司開始購買比特幣,就連各國政府也開始倡議購買比特幣作為國家儲備;而在去年年末,比特幣正式突破 10 萬美元關卡,為 2024 年劃下完美的句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