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茗)今個聖誕節,2,500隻大熊貓雕塑四圍走,陪伴市民和旅客一同開心過節。「PANDA GO!香港遊」原定昨日在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收官」,但因市民和旅客熱情高漲,主辦方昨日宣布加碼,春節將增加第二輪展覽。另外,下月17日起新春佳節期間,超過800隻熊貓雕塑將現身荃灣D·PARK和中環街市,部分熊貓雕塑更首次以新春造型亮相。而在展覽的首個周日(下月19日),熊貓導遊「PANDA GO! GUIDE」亦會與觀眾見面。
昨日拆禮物日,中山紀念公園「大熊貓」駕臨,吸引大量市民和旅客打卡。不少市民全家出動,更有父母為幼兒換上熊貓套裝、背上熊貓背袋,齊齊與大熊貓雕塑及熊貓導遊「PANDA GO! GUIDE」打卡。現場歡聲笑語,不亦樂乎。

伯伯撐拐杖支持 「篤下篤下都要嚟」
除了年輕家庭,亦有不少銀髮一族前來湊熱鬧。林伯伯表示,喜歡這樣主題性的活動,展示的大熊貓雕塑各式各樣,「擺得好有藝術感,睇極都唔厭。」他與同行者一齊欣賞大熊貓,「你見我拎住支拐杖篤下篤下都要嚟,就知道我幾鍾意呢個活動啦。」他又指,希望政府日後能舉辦更多相關活動。
同行的另一位林先生則表示,這類主題活動很有新意,相較於M+更有吸引力,「M+去得幾多次呢?門票又咁貴,新意都唔夠。」
部分訪港旅客亦因熊貓而來,杭州來港旅客孫小姐和裴先生表示,經小紅書推薦而得知該展覽,特地前來參觀。他們仍在大學唸書,因喜歡香港的聖誕氣氛和本地文化,專程請假前來過節。來港遊玩4天的他們,對酒店住宿有較高要求,希望住好一點的酒店,「東方文華等酒店在聖誕期間房價太貴,每晚需要6,000元以上,因此選擇入住3,000元的半島酒店。」至於其他更便宜的酒店,則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主辦方AllRightsReserved同時開啟「我要做飼養員」計劃,昨日下午3時讓成功認捐的市民登記。2時許,已有不少「準飼養員」前來登記處排隊等候。
幼園校長認捐雕塑 將放置校內
排頭位的「飼養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幼稚園校長鄭儼娥表示,覺得這次的認捐活動很有意義,能支持海洋公園,亦認為大熊貓保育很有必要。她說:「本身都想捐錢給保育,這次能認捐兩隻雕塑,也很開心。」該校本身設有保育相關課程,認捐活動讓她獲得一大一小合共兩隻熊貓雕塑,將放置校內,讓學生提升保育意識。至於是否會給熊貓雕塑起名,她回應「會起名字,但具體名字將留給與學生們一齊投票決定。」
與女兒一齊成為「飼養員」的許先生表示,熊貓雕塑有安安、可可,有熊貓龍鳳胎BB,又是聖誕節,十分應節。

他表示,之後會將熊貓雕塑與聖誕帽一齊擺放,方便日後記得這個節日。至於為何只認捐一隻大型熊貓雕塑,他則遺憾稱「因為(小型熊貓)賣晒,趕唔切,我哋已經準時11點入去都唔得。」相信小型熊貓雕塑數量較少,以及更搶手。
主辦方的行銷傳播助理經理Takki Tsui表示,認捐活動反應踴躍,小型熊貓雕塑在10多分鐘內已完成認捐,大型的亦在一個多小時內認捐完畢,整個計劃共籌得518,300港元,連同「PANDA GO!」特別版(慈善拍賣),籌得善款923,700元。所有款項將不扣除成本,全數捐贈予海洋公園,用以支持大熊貓保育工作。
香港仔變「熊貓灣」 熊貓糕點速售罄
(記者 張弦)2024年,在港落戶的國寶大熊貓由兩隻增至六隻,除了中央政府贈送的一對熊貓抵港後,首對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寶寶驚喜出世,全城沉浸在喜悅之中,將大熊貓熱潮推至另一個高度,「熊貓經濟」橫空出世。臨近海洋公園的香港仔搖身變成「熊貓灣」,街頭巷尾懸掛熊貓裝飾,其中一家傳統中式糕點店推出全人手製的熊貓糕點大受歡迎,每日約中午時段往往售罄。該店負責人希望特區政府與商界和社會群策群力,在區內增添主題元素,例如熊貓打卡點、觀光路線圖,搞活南區的「熊貓經濟」。
南區香港仔大道上有一間小小的中式傳統糕點舖─大記糕點,櫥窗陳列各式造型、動作可愛的熊貓造型糕點, 例如由黑芝麻糕和椰汁糕黑白兩色製造成熊貓外形的甜點,竹子外形的飲品等,不禁令人眼前一亮,激發食慾和拍照分享的衝動。
全人手製 每日限造幾十套
店舖負責人邱女士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熊貓造型的糕點看似簡單,其實相當多學問和挑戰性,她經過無數次失敗再嘗試,才掌握當中竅門,最難的地方是在椰汁芝麻糕上繪製熊貓的圖案。她說:「因為最初對濃稠度掌握得不好,繪製熊貓圖案時,發現無法成形,圖案會化開。」後來經多次嘗試調節溫度、濃度,才成功製造出圖案。

這些憨態可掬的熊貓糕點推出後大受歡迎,邱女士表示,由於糕點都是人手製,產量有限每日只能製造幾十套,一套有四件或六件,推出初期每逢下午一二時已售罄。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當日下午3時多,亦見大部分熊貓糕點已被搶購一空,只剩幾款玉米鬚水和芝麻椰汁糕。邱女士相信,隨着六隻大熊貓陸續與公眾見面,熊貓熱潮會持續下去。
「這六隻大熊貓是香港得天獨厚的旅遊優勢,建議將海洋公園所在的南區打造成富熊貓特色的小區。」她舉例指,鹿已經成為日本奈良的代名詞,當地除了餵鹿還有許多與鹿相關的產品。香港南區亦可以效法,利用熊貓為南區打造成熊貓第二故鄉,例如在街道、欄杆和路燈上繪製有熊貓圖案裝置,增設一些熊貓打卡點。而南區的商戶亦應該積極配合推出熊貓相關產品,例如熊貓形狀的頭箍、酒樓推出熊貓點心,讓探望完熊貓的市民和旅客順道前往南區打卡、購物、飲食。
外籍客熱捧熊貓產品 玩具店擬大手入貨
(記者 聶曉輝)大熊貓為港人增添喜悅,也帶來商機。有專門代理外國品牌的玩具店負責人日前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不少品牌均有推出熊貓毛公仔等產品,可見熊貓這中國獨有的物種,於海外也有市場。而過去一直有外籍顧客查詢熊貓產品,相信明年將更火熱。其玩具店計劃明年大手入貨,並會適時推出折扣等優惠,以及推出為期一個月的熊貓推廣活動,期望透過全城一齊推動「熊貓經濟」。

Wise Kids(慧思創智)玩具店負責人衛潔容表示,熊貓是中國獨有的世界知名動物,歷來都有「熊貓外交」,過去一直吸引不少外國消費者青睞。香港因多年來有大熊貓居住,亦不時有外國遊客和居港外籍人士購買熊貓玩具產品。自從大熊貓「盈盈」今年誕下一對熊貓寶寶,加上中央再贈港一對大熊貓後,獲更多顧客購買和查詢熊貓產品,希望可藉熱潮推動全球生產更多相關產品。
她舉例,去年兩隻巨型黃鴨於維港展出後,其店代理的黃鴨玩具產品銷情大增50%,「熊貓經濟」亦不能小覷。她期望透過特區政府與各界合作,包括大熊貓命名活動和商場燈飾、擺設等,達至全城推動熊貓熱的效應。由於其玩具店同時設遊樂區與親子工作坊的場地,她打算明年第二季推出為期一個月的熊貓推廣活動,「例如小孩與家長齊齊畫熊貓畫等。」
畫家糅合水墨畫風 創熊貓周邊產品
(記者 張弦)全港掀起大熊貓熱潮,大批與熊貓相關的產品推陳出新,為藝術創作提供無限靈感。有本地畫廊將萌爆的大熊貓糅合富中國特色的水墨畫風,創作畫作和周邊產品,每隻熊貓都予人一種憨厚可掬、毛茸茸的觀感。創作者表示,希望用熊貓為香港,乃至世界各地旅客帶來正能量和分享喜悅,建議特區政府與本地藝術家、商家攜手延續熊貓熱潮。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走進齊亮畫廊位於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展覽區,映入眼簾的便是懸掛在牆上的多幅熊貓畫作,每隻熊貓動作、神態、造型獨一無二,大部分以水墨畫成,暈染開的水墨展現一層層毛茸茸質感。這些畫作均是本地藝術家陳紫君繪製,她擅長畫動物,香港今年先後增加四隻大熊貓,成為她靈感泉源。
當得知港產龍鳳胎寶寶出世,她又創作「盈盈」、「樂樂」和兩隻熊貓寶寶的全家福,每隻造型都根據實物特徵而繪製,例如「樂樂」的黑眼圈形狀偏圓,「盈盈」黑眼圈是八字形,「我都會留意海洋公園Ig的最新動態,觀察幾隻大熊貓,例如安安很有霸道總裁的氣質。」
獲邀設計手提袋零錢包等
陳紫君繪製的熊貓畫作亦轉化成其他用品,例如最近接獲香港網球總會的邀請,創作及在市集展示網球主題的熊貓手工藝品,例如零錢包和手提袋上印有穿着網球裙打球的熊貓,亦有其他熊貓作品,例如印有「盈盈」、「樂樂」全家福畫作的保溫飯壺,「市民和旅客見到這些產品都覺得很可愛,其中印有熊貓圖案的充電寶、手提袋很受歡迎。」
齊亮畫廊另一名創立人鍾臻智表示,熊貓是可持續發展、環保以及和平的象徵。香港的熊貓家族已壯大至6名成員,對全港市民來說是喜悅、開心的事情,向旅客出售帶有本地熊貓形象的產品,能把屬於香港的喜悅傳遞和分享予世界各地的朋友。該畫廊正與其他公司合作,將熊貓畫作數碼化,例如製作成介紹北角美食的熊貓動畫,為地區增添經濟動力,「這些數碼作品可以直接買斷,或者可以轉為IP進行一系列創造。」
倡政府為本地藝術家提供資金場地
對於熊貓熱潮,鍾臻智認為,除了海洋公園要多舉辦與熊貓相關活動,本地藝術界亦能延續該股熱潮,傳遞正能量。他建議政府為本地藝術家提供進行創作的資金、場地,亦希望政府多加宣傳本地創作的藝術品、產品,舉辦展覽、市集,讓本地藝術家、商家可以展示自創的產品,以及牽頭為業界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機會。

相關閱讀:
【2024熱詞之把握機遇】中央賦予港新定位 各界搶抓機遇展行動決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