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燁

持續長達13年的敘利亞內戰局勢急劇轉變,反對派武裝宣稱成功攻陷首都大馬士革,總統巴沙爾兵敗而逃,包括「伊斯蘭國」在內過去13年間沒有一支反對派勢力做到的事,如今這支由前「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演變而成的「沙姆解放組織」(HTS),幾天之內就做到了。不過正因為局勢進展得太快,以至各方勢力都未準備好迎接這個巨大轉變,中東地緣政局和勢力均衡明顯將因此陷入未知之中。

自2011年內戰爆發以來,敘利亞一直是中東以至大國角力場,包括美國在內的各方勢力介入,導致內戰持續至今達13年之久。不過事實上,巴沙爾政府近年在俄羅斯和伊朗(透過黎巴嫩真主黨)的支持下,早已經站穩陣腳,因此各方勢力大部分都沒有預料到,俄烏及以色列真主黨衝突會對敘利亞產生這麼大的影響,缺少了俄羅斯及真主黨的軍事支援後,巴沙爾政府竟然會兵敗如山倒,在短短幾天內倒台。

不過與當年不同,如今巴沙爾政府倒台對於各方勢力而言,都未必是最好結果。首先,很多曾經支持反對派武裝的中東阿拉伯大國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其實過去兩年都開始恢復與巴沙爾政府打交道,甚至倒過來支持巴沙爾政府,原因就是擔心其他反對派武裝上台後,反會使區內局勢變得更不穩定。

另一方面,雖然正正是以色列對真主黨及伊朗的持續攻擊,間接拖垮巴沙爾,但對以色列而言,巴沙爾政府的威脅遠遠不及伊朗和真主黨,例如過去一年以色列持續空襲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就始終都沒有反擊。如今換上了意識形態上可能比巴沙爾更反對以色列的HTS,對以色列就未必是好事。

美國同樣也被HTS的快速崛起殺個措手不及。美國長期扶植由庫爾德人主導、控制敘北大片土地的反對派武裝「敘利亞民主力量」(SDF),但事實上SDF近期亦在美國首肯下,開始與巴沙爾政府接觸,甚至不排除加入政府軍陣營,雖然當前HTS與SDF仍未出現大規模衝突,但如果HTS真的有意進一步擴大勢力甚至統一全敘利亞,SDF在軍事上必定會受壓,這也不是美國願意看見的。

提到HTS和SDF的關係,就不得不提HTS的背後支持者土耳其。土耳其一直視庫爾德人為心腹大患,扶植HTS很大程度也是要與盤踞在土耳其邊境以南的SDF抗衡,而不是真的要推翻巴沙爾。事實上,過去幾個月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一直想與巴沙爾進行和談,目標是送走境內的470萬敘利亞難民。分析普遍相信,埃爾多安或者想透過HTS的攻勢來作為迫使巴沙爾走上談判桌的籌碼,但他沒想過巴沙爾政府會如此不堪一擊。對土耳其而言,一個從「基地」組織分支演變過來的反對派武裝,未必一定比早已高度世俗化的巴沙爾政府更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