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最近與不同朋友見面,大家的話題總離不開電影《破·地獄》。當中一句對白:「死人要破地獄,但生人也要破,生人也有很多地獄!」許多人都談論什麼是生人的地獄,言者多不無感慨。

生人的地獄是另一種對個人放不下,一直纏繞着自己的心魔,有人會說是心結、有人形容是夢魘,也可以說是糾纏着自己的遺憾,不能衝破的仇恨,令自己一直痛苦的往事或與親人的關係……

人,因為有感情,所以會對身邊的人有所寄望,達不到自己所想的便心生遺憾。

想要,不一定可以得到,人生豈能盡如人意?於是當問一句,誰無所憾?雖然大部分人都會閉嘴,但總有人舉手,這些人已臻化境,早已看破,懂得放下。猶如來這世界學做人,他們畢業了,或是如佛教所說的「已達彼岸」!仍心懷地獄者,就是仍在水中掙扎求存。

電影裏所說的破,就是打破,另一說法是放下。這也是內求的,如果自身看不透,只會把地獄似的痛苦一生扛着。可喜的是這電影也帶出一個訊息:可以替人破地獄。安慰、安撫、助完成心願……以愛行之。

在採用道教儀式的喪禮,靈堂儀軌中有破地獄環節,助先人永得超度。死者已矣,但在世的人如何面對失去、改變前路?他們內心的不捨與傷痛,同樣需要輔助與釋放,這是另一種「破」。

看過電影後,猶似當頭棒喝,別讓自己心繫地獄中,在地獄未成形之前就要將之打破,不留於心。

曾看過劉德華與張栢芝主演的電影《大隻佬》,強調「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天堂與地獄皆在我們心中,一念之差便帶我們走向兩個極端。雖然他所說的地獄是念頭走歪,便推我們落地獄,又或想法過於悲觀,便猶如把自己拖下地獄去,陷於極度痛苦。

也是提醒我們,要有正向、正念,打破了內心的枷鎖,便能離苦得樂,一如到達天堂之境。一齣好電影,一本好書,可以引領我們反省,學習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