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曉輝

英國《金融時報》近期報道瑞銀集團行政總裁安思傑在瑞士一間大學演講時表示,香港的財富管理業務正以每年7.6%的速度增長,並有機會在2027年或之前取代瑞士成為全球的財富管理中心龍頭。

猶記得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年初撰文提出「香港玩完」論,在財金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然而,本人接觸的眾多專家和業內人士對此並不認同,他們認為香港的前景依然光明。

事實上,香港的經濟實力和潛力不容小覷。根據瑞銀集團的預測,香港的財富管理業務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全球頂尖的財富管理中心。特區政府也在積極推動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通過引入多元基金架構和拓寬基金銷售網絡,進一步增強了香港的競爭力。

必須指出的是,香港是亞洲最大的國際資產管理中心,亦是亞洲最大的跨境私人財富管理中心、對沖基金中心及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僅次於中國內地),其金融地位不容忽視。儘管外部環境充滿挑戰,但在特區政府的積極措施下,香港經濟已經恢復正增長,並預計全年將持續增長。這充分證明了香港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更重要的是,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眾多海外企業選擇落戶香港,希望藉助香港的橋樑作用進軍內地市場,這進一步凸顯了香港的獨特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瑞銀的數據和一番說話,再次證明「香港玩完」論顯然是不成立的。香港仍是投資的沃土、創業者的樂園,以及實現夢想的寶地。我們應該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期待香港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環保從業員總會主席)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