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書也,看之賞心樂事。 作者供圖

黃仲鳴

上世紀九十年代,報人阿樂常為我們測字算命;也不知是真準抑或是靠吹,每被他測中,個個心悅誠服。

有個經濟版編輯,寫了個「伕」字,要測健康。阿樂拈紙一看,說:「你腳部有問題,可能是糖尿病。」那編輯大為嘆服,真一言說中隱疾。阿樂復皺皺眉頭,嘆道:「你太座慘些,或中女人病。」那編輯大吃一驚,其太座確也病了。真是夫妻同遭病魔「光顧」,苦痛不堪。

我們拿起那「伕」一看,也無特別,焉何被測中?央阿樂露一露玄機。阿樂說:「夫字兩撇寫得太短又無力。」一看,果然,又說:「人字旁的人字那一撇,亦寫得既短沒氣勢。」

阿樂補充說:「除了看字,還要看色。這位老哥坐而不安,臉色晦暗,乃有病的症狀。」

昨日,看到一部《中國古代測字大觀》(管洛、易元著,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輯有不少測字小故事,饒有趣味。文皇(可能指唐太宗)微服私訪,在街肆見有一測字檔,好奇心起,上前寫一「帛」字。測字先生細看文皇,相貌堂堂,有股富貴迫人之氣;而又有隨從多人,個個滿臉英氣。測字先生大大吃一驚,慌忙跪倒,口呼萬歲。文皇一愕,忙問為何被他識破,測字先生曰:「『帛』乃『皇』頭『帝』腳,正是吾皇也。」文皇有沒打賞提攜他,書中沒說。

後來另有人拿「帛」來,測字先生見此人面帶愁容,便斷道:「『帛』若拆開,則為『白』、『巾』二字,白巾的意思,豈不是戴孝服,你家有大喪之事。」那人信服,掩臉而去。

測字有拆字、減字、加字等法,但觀氣色、外觀亦是主因。有人家有病人,心焦,書一「命」字求測,一見測士,便雙手拿起「命」字的紙張行禮。測士一見,嘆了一口氣,說:「命挽不回了。」家人問故,測士說:「你持『命』作揖,正是垂死之兆呀!」他解釋,你測的是「命」,「垂」的是手,「垂」、「命」合在一起,不正是「生命垂危」嗎!那人聞言,失聲痛哭;而結果,病人果然難治,撒手而去。

有一孝子,母病危,往找測字先生。測士着他寫一字。孝子隨手寫了個「唐」字。測士沉吟一下,笑道:「此字上為『康』字之頭,康健也;下為『居』字,居家也。以此為斷,你母親當無礙。」孝子聞言心寬,而其母果然病癒。

古來文人雅士,亦頗多信測字者,如清朝的紀曉嵐,便十分篤信,而所測之字和命運,往往靈驗。

回頭說阿樂,他每與人聚,多被請開金口,為他們測字;自從看破那編輯和太座的隱疾,更是聲名大噪。最後,他迫得掛起「免戰牌」。近年移加國後,再鮮聞他開金口了。

這部《大觀》,所述故事甚多,計分:「字占類」、「物占類」、「雜占類」、「字夢類」、「字讖類」、「詩謠讖類」、「年號讖類」,看之過癮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