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馴化中國首個珍稀野生菌 工廠化栽培全年供應海內外
一直以來,野生菌都是生長於野外的季節性食材,無法人工種植。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黑牛肝菌如今在雲南西雙版納州實現了工廠化栽培,這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珍稀食用菌,如今一年四季都可以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口感鮮脆,保留着野生牛肝菌的原味,又少了對中毒的擔憂,如今我可是實現了全年黑牛肝菌自由了」,吃到人工黑牛肝菌,「重度」牛肝菌愛好者李女士開心地說道。正是有眾多消費者的喜愛,目前人工牛肝菌已銷往中國眾多大城市,西雙版納生產基地日產十餘噸仍供不應求。◆香港文匯報記者 譚旻煦 雲南報道
十月下旬,已經過了食用新鮮野生菌的季節,要解饞的話就要選擇經過處理後冷凍,或者是製乾的菌子了,不過西雙版納的餐廳裏,人們還是能吃到新鮮牛肝菌烹製而成的菜式。李女士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牛肝菌是她最喜愛的菌種之一,這種菌肉質肥厚,聞起來有淡淡的堅果香氣,吃起來口感脆嫩,味道非常鮮美,但是過了季節,乾的或者冰凍的吃起來口感和香氣就會差一些。「不知道這裏點的這個怎麼樣」,李女士說。
乾椒炒牛肝菌上桌了,李女士嘗了一口,「嗯,不錯,是新鮮牛肝菌的味道」,她這就奇怪了,明明已經過了野生菌的生長季節,怎麼還能吃到新鮮口感的黑牛肝菌呢?
原來,秘密藏在雲南西雙版納景洪一排排白色廠房的瓶瓶罐罐裏。
玻璃瓶長黑牛肝菌
紀開萍帶着香港文匯報記者來到這個「秘密基地」,低矮的白色廠房,怎麼看怎麼像一座工廠,推門而入,整齊的排架出現在眼前,一股濃郁的混有木渣的香氣撲鼻而來,排架上整齊地放着一個個玻璃瓶,而裏面長出來的,正是李女士和消費者在餐廳裏吃到的黑牛肝菌。
「看這些人工的黑牛肝菌個頭飽滿,個個看起來肉質上乘,這就是我們培育出的人工黑牛肝菌」,紀開萍是宏臻菌業的技術總監,她介紹說,與野生黑牛肝菌相比,人工的基本上保持了原口感原香氣,還有效避免了野生菌中毒的可能性。現在這些長在玻璃瓶裏的就是經過她和團隊研究之後,成功實現馴化的黑牛肝菌。
紀開萍指着面前一個瓶子裏長出來的黑牛肝菌說,「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它們的味道,我們需要對它們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風量大小等參數進行精確把控,每一間溫室門口都設有監測的儀器,以便工作人員進行控制」,現在採摘這些黑牛肝菌基本都是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完成,一朵菌的成熟時間大約需要45天,成熟採摘的菌菇單朵重量在110克到180克之間,肉質飽滿肥厚,香味濃郁。
味美安全價格穩定
「這味道吃起來甚至比鮮牛肝菌還要好」,紀開萍說。自從人工黑牛肝菌上市以來,就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而由於它安全性高,更是受到了餐廳的追捧。
夏勤華是西雙版納景洪老倉家餐廳的老闆,她說以前每到新鮮菌上市的季節,餐廳都會做一些菌的菜品,食客們也很喜歡點,不過野生菌始終會有中毒的風險,他們處理起來都特別小心,也會有所擔憂,不過有了這款人工黑牛肝菌以後,放心多了,自己也可以一年四季都吃上黑牛肝菌了。
價格方面,紀開萍介紹說,「工廠的批發價一公斤大概是60元,比起市場上新鮮的牛肝菌來說,野生的剛上市的時候,我們的價格要低很多,到了大量上市的時候基本持平,不過我們作為一年365天持續供應商來說,價格是保持不變的」。
前些年,公司獲得出口認證後,產品已遠銷美國、日本、荷蘭、加拿大、西班牙等國。
目前,宏臻菌業已經在雲南西雙版納以及貴州建了基地,僅西雙版納基地日產黑牛肝菌就達十餘噸,而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仍是供不應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