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理,「他人之壽」也很值得關注。

可能有的人會說,香港在長壽這個領域一直是全球公認的優等生,比如《柳葉刀》就曾於2021年刊文說,自2013年以來,香港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擊敗了日本等其他國家和地區,位列全球第一。如此學霸,難道還有其他玉石要關注嗎?答案是當然——當然要繼續保持學習。不關注他人之壽,很難自長壽之,唯有不停汲取旁人的優秀經驗,才能長久保持優勢地位。更何況,世間只有變化是永恒的,就比如,多年的學霸香港,在最近也失了第一的王座。

有資訊顯示,說香港人均壽命全球第一已經是去年的黃曆了。最新出爐的2023年世界預期人均壽命排名榜是這樣的:第一名摩納哥,86.895歲;第二名中國澳門,85.377歲;第三名日本,84.820歲;第四名列支敦士登,84.656歲;第五名才是中國香港,84.315歲。而中國整體在榜單上的排名是第63位,78.587歲。這個榜單雖只是若干排名之一,未必令人完全信服,且是預期2023年的人均壽命,準不準確尚未可知,但卻已足令我們該關注他人之壽了。

最便捷也最值得關注的大概是日本,這不僅是因為它與我們「一衣帶水」,更因為日本資訊發達,特別是有關老人長壽的各種報道異常豐富,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

例如前不久日本某大報有一篇「健康長壽始於快樂生活」的文章,乍一看,其說法也未必有何新意,但字裏行間卻時常令小狸心有所感。例如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以老年人為對象收集心理和生理數據,持續研究長達30多年,2014年還設立了「百歲綜合研究中心」……如此專業,只需問問30多年前我們是否與之「不謀而合」,就知道我們今日是否應該關注「他人之壽」了。

關於日本人的「長壽研究」,現在其實可以稱得上是一門「顯學」,不僅頗受各國相關研究者的重視,而且也為很多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所借鑒,如美國某網站前不久就曾大力宣傳過「來自『日本人長壽幸福生活秘密』研究者的十條準則」,大致包括:保持積極,不要退休;慢慢來;不要吃太飽;和自己身邊的人都成為好朋友;為下一個生日保持身材;微笑;與自然重新建立關係;表達感激;活在當下;追隨自己的人生意義等等。研究者進一步總結說,這些準則的核心其實就是——「讓人們一直忙碌的幸福」。

「一直保持忙碌」,這讓小狸想起香港人理念裏的「手停口停」,出發點和狀態雖不盡相同,但客觀呈現和產生的效果卻意外地一致。看,他人之壽確實值得關注吧,它和自身經驗這就雙源求證了長壽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