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達智
巴爾幹半島這個名字聽得多,尤其上世紀九十年代南斯拉夫瓦解,種族、宗教各種因由出現的戰爭時期,每天透過媒體都聽到戰亂不止的消息,「撒拉熱窩」這個名字譯來奇特,印象尤其深刻。
南斯拉夫仍未解體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筆者去過。當時仍是設計院學生,一次跟大學同學去,發現當地海灣風景秀麗,海水特別藍,一眼望去,立即愛上。
另一次穿越南斯拉夫,前往希臘,火車沒空調設施的年代,夏天非常炎熱,打開車窗,不用片刻煤屑撲面,將面孔與鼻孔噴個漆黑。
再來已是數十年後的8年前,目的地是有歐洲九寨溝稱號的十六湖公園。亦也享受過西北部Istria半島中心地帶,以產松露著名Motovun的各式松露產品,不算久遠的年代,價錢比今天便宜起碼一半,東西美味,服務態度一流,印象長存美好。
今次行程原應3年前進行,無奈被疫情影響,旅程停擺,直至今年年初重整,覆蓋克羅地亞極南部非常著名中古城堡Dubrovnik,黑山共和國,再探北部十六湖公園及松露鄉Motovun,還有意大利北部松露鄉Alba及阿爾卑斯山山麓工業重鎮Torino等等,聽聽名字立即知道,是次行旅純粹「為食鬼」之旅。未到松露鄉,先被南部沿岸的秀麗風景吸引,海水清澈度極高,另加爭秋奪暑過去數天萬里無雲藍天如洗,海水猶如藍綠水晶,幾次散步都忍不住走入水中享受冰涼的阿德利亞海水質感。
沿海被滾動山區包圍,植滿粗壯樹幹百年松樹,不止克羅地亞,鄰國黑山共和國,沿岸風景相同。前往古城Kotor沿途為層層島嶼作屏障的內海,碧海無波,平靜安寧,襯托古樸小村,比馳名於世的瑞士雪山湖區更吸引,天氣比多雨瑞士也更舒服,價錢隨時只是瑞士三分之一。在海之濱,水邊餐廳大多以本灣海鮮招徠,鮮美無比,尤其土產青口及青口家族成員「Finger」,味美兼口感全勝。風景、氣候、海鮮美食另加雖有遊客,卻非吵鬧墟冚,幾乎有點世外桃源模式,立即愛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