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漢源
9月23日晚,杭州亞運會正式開幕,開幕式以「潮起亞細亞」為主題在杭州奥體中心(大蓮花)體育場上演,向世界呈上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會、實體及數碼合成一體的表演。開幕禮分為3大篇章,包括:「國風雅韻」、「錢塘潮湧」及「攜手同行」,將杭州過往五千多年文明史及千年宋韻文化展現在世人之前,並充分配合杭州現有數碼科技之城的美譽,以數碼加上古今畫面,去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再配上AR效果,更令觀眾嘆為觀止,現場觀眾只需觀看現場大熒幕或透過自己手上的手機觀賞現場實景及虛擬景象的互相搭配,便能看到美麗的AR孔明燈及最後燃放的數碼煙花效果。
開幕式全長100分鐘,接近一半時間是文藝表演,展現出中華民族自古流傳的文化價值觀。杭州具有超過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文明。開幕禮上篇從杭州良渚遺址五千年文明一直到現代杭州,利用拱宸橋連接杭州古今,體現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其實去觀賞一個開幕表演,真的要去了解歷史背景才能完整地品味每個細節的獨有心思。今次亞運開幕式導演透過畫面講述中國五千年文明發源地,正如2008年北京奥運開幕禮,張藝謀利用表演者講述中國四大發明,均是由歷史帶動傳承;而轉播一個大型綜合體育開幕禮,製作人真的事前要去了解當地背景及創作意念,主持人才可帶領觀眾去觀賞及享受個中意念,例如本次開幕式其中的一個重點,杭州市余杭區良渚街道「良渚古城遺址」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將以往人們對中華文明起源時間再推前一點,透過這次開幕禮便使各國觀眾更了解中華民族歷史文明文化。
過往一些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如何燃點火炬塔,都是觀眾最期待的經典一刻,水中燃點、騎馬燃點、射箭燃點、空中燃點等,各具特色,來到杭州亞運,導演團隊覺得應該利用科技數碼來燃點才能配合杭州數碼之城,有了這個意念,更可全民參與,幾萬、幾十萬、千萬或可過億人參與,最終通過10萬次測試,成功利用小程式就能線上傳火炬。現場當真實火炬手跑進場時,同樣來自全球過億數碼火炬手化作點點光芒,聚成一位巨大數碼火炬手,從錢塘江踏浪而來走入「大蓮花」體育場,金色身影在立體熒幕上大步走向火炬塔,與塔下火炬手攜手燃點,為亞運會線上首創數碼點火儀式。
今屆亞運會開幕禮,導演製作團隊大約100多人,表演者大約2,500人,籌備足足3年,總導演沙曉嵐表示:「就團隊開會也超過五六百次大小創作會議,創作不停更新,最後表演比預先設計進了一大步,多得科技不斷創新。」我們香港創作人可有這個資源去做這樣的開幕禮嗎?如果有,創意能力又能否達到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