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陽醫生
癌症的篩查可以及早發現,防止癌前期的病人進展到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防勝於治療、病向淺中醫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但為什麼很多癌症仍未進入全民篩查的階段呢?
正如以前我提過的篩查要看這個癌症在本地是不是高發,用的錢是不是物有所值?篩查的方法是否容易簡單?而且被大眾所接受,萬一發現問題是不是能夠跟進和治療?
有些人擔心癌症篩查帶來的副作用:
假陽性:不是癌症,但因為有可疑增加其他檢查,例如抽組織化驗,切除病變部位,做多很多的檢查,花更多時間金錢。
假陰性:報告正常,但卻有一些地方忽略了看不見是癌症。假陰性也可以分為真的假陰性,癌灶很隱蔽或太微小看不到。始終人和機器不是萬能的。但也有因人為因素看不到。
做了身體檢查,有些人很擔心結果,如果發現有嚴重問題反而會很積極去治療,將醫治的過程和可能性解釋清楚,令他們心中有數,知道自己的路應該怎樣行,而且在身邊有他們信得過的醫務人員給予及時的支援和解答,這對一個剛被診斷為癌症的人是何等的重要!而有一些可能不正常,但又不是癌症,這就需要醫務人員解釋、有完善的跟進,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提早看醫生,什麼情況之下可以繼續觀察,用什麼方法跟進,去哪裏跟進,以解除他們的憂慮。
為了提高準確性,醫務人員的培訓技術,非常重要,而且是一個團隊的工作,不同科的醫生共同作戰,有好的溝通非常重要,令客人得到最好的照顧和安排,盡快得知結果,解除他們的困擾。
但有些進一步檢查,不得不做︰例如乳房發現一堆不規則的鈣化點、邊緣不整齊的乳房腫塊,需要抽組織化驗,腸內有瘜肉要切除,肺有腫瘤要做氣管鏡或抽組織化驗,當然在判斷影像是良性還是惡性這就要考醫生的功力,醫生的經驗是累積而來的,要好好下一番苦功。經驗愈多,診斷愈準,出錯的機會愈少,將資源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亦減少篩查帶來的副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