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牙醫熱愛運動。作者供圖

車淑梅

香港牙醫學會前會長(鐵人牙醫)廖偉明醫生身形健碩,怎也想不到以前是一位200磅的大肥仔,因父親是消防員,有公立牙科醫療照顧,所以吃得比較放肆,鐵人自白:「小時候喜歡飲汽水吃糖果,當年光顧政府牙科已感覺牙醫好有型!我是聖保羅書院生物學會的主席,適逢菲臘牙科醫院開幕,我帶同學參觀,雖然是30多年前的事,院內設備非常先進,我感到牙醫是一門不錯的職業!」

「當年牙科收生除了看成積之外,更有視力和技能測試,要求在一塊好脆的蠟上雕刻,重手者會斷,太輕手又雕不出樣子來……所以當年入牙科學院的同學未必跟醫科同學般好成績,但我們的手藝和眼睛一定好精靈!」

鐵人1983年入學,1985年參加大學划艇隊,「我迷上那新興的運動,晚上放學後獨自去沙田艇會練習,日子有功,體重也減輕了不少。1986年有幸代表香港參與漢城亞運,港隊獲得第4名,香港奧委會決定發展划艇運動,更成功推進到大學裏,至今每年9月、10月都是各大學比賽的高峰期!」

鐵人牙醫熱愛運動,可有想過畢業後不當牙醫轉戰專業運動員?廖醫生第一時間回答,「對!當時我一心加入政府牙科診所,工作穩定,薪高糧準假期多,可以有更多時間在運動方面發揮。我坦白向面試官表明心願,結果我連第二次面試的機會也沒有了,我唯有放棄運動員身份開始私人執業。雖然我身上有不少的疤痕,起碼縫過100針,但我無悔,因為我皮糙肉厚,受傷是運動員生涯的一部分。」

「2005年至2015年,我瘋狂愛上登山,世界七大洲的高峰我去了4個,包括非洲、北美、南美、南極洲等等,身處舒適地帶以外,睡得好吃得好一定不會發生,我常在途中思考人生,自問為什麼我會來、要拿苦來受?為什麼弄至沒有收入、雙腳起泡?原來這是人類自我完善的精神,很想自己做好一點及探測自己的能力。我們面對大自然一定要謙卑和感恩,不要意圖征服,要融洽相處,我們要知自己的限制,但不可低估自己的能力,要放膽去試,失敗當作取經驗,成功更是一個更好的經驗,所以不嘗試一定沒有機會,無論怎樣,起碼他日向後輩講故事的時候有更多的內容。」

廖醫生的太太是物理治療師真令人羨慕,運動累了可以享受按摩,「哈哈,她的專業是兒科和ICU,技能沒有應用在我身上,只會提醒我用什麼工具和拉筋。我慶幸太太沒有阻止我,2020年我邀請她陪我到南非參賽,可惜到埠後因疫情取消了,我們只留了一個星期,這個大計不大成功,但她當年也有不斷支持我的,例如我去毅行者她會在支持點出現,還會煲粥等等,最重要她照顧家中一對子女,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去放縱自己。我是一個會送花的男人,我知暫時未夠,未來我要做得更好!」

鐵人牙醫一直強調牙醫和運動有着緊密的關聯,「我們和運動員一樣不怕吃苦、有耐性去做旁人感到單調乏味、不斷重複的事情,例如何詩蓓練水都會在水裏找到樂趣,更會推動自己做出更佳成績!所以現在牙醫學院每一年都有一些學位留給一些較出色的運動員,只要成績達到一個要求都可以讓他們入學,這個計劃很成功。」

太好了,日後我們可能會遇上更多有恒心有耐力的鐵人牙醫,他們也可以和廖偉明師兄一樣專業和運動雙線發展。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自由,喜歡自己做的事是幸福,恭喜各位自由幸福的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