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香港的中文教育經歷了十年浩劫。此外,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不少本地大學生都給老師「教壞了」!重災區起碼包括法律、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工作……等等。年輕大學生在課堂上很難質疑老師教的知識和觀點,一來他們此時接觸的課程內容十之八九都是陌生的;再者我們初上大學時都預期教授講的課都是他們的專長,豈能出大錯?
過去十多年,香港人都見證了許多高學歷年輕人(未滿二十仍在學的、三十過外畢業有年的)勇於挑戰法律、破壞公安。最終有人鋃鐺入獄、有人亡命天涯。「反對派」中亦不乏聰明人,他們「叫人衝、自己鬆」(「鬆人」為廣府俗語詞,指不告知同伴而先行逃跑)。所謂「精人出口、笨人出手」,暗地裏煽動同路人以身試法,自己和親信卻「守身如玉」,絕不犯法。此所以個別大學教師明目張膽以「虛假陳述」(misrepresentation)教錯、教壞了學生,其實在「組織」中也只是位階不高的「嘍囉」。
影響比較深遠的謬誤,是把英國政制說成「三權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本欄讀者可能仍記得筆者介紹過英制叫「西敏模式」(Westminster model),行「三權分工」(separation of functions,此中譯似乎是筆者較早提倡的)而非分立。筆者一介書生,對此常感無奈,因為在回歸之後,香港社會有過不少「重量級」政治人物硬要說香港在回歸前和回歸後都行「三權分立」。過去既照抄英制,只能抄「三權分工」和「行政主導」(executive dominance)。記憶中,要到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任時,在首次以特區首長的身份明確指出「行政主導」是實,「三權分立」則從未有。
正正因為許多香港人長期被大學教師、政客和某些「權威人士」誤導,然後才有連番非法的武力政治運動,企圖強迫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屈服於所謂「政治改革」去照搬美英的一套。到了2019年,一度把香港市面打到稀巴爛。
然而天網恢恢,外部勢力以干預香港事務作為打擊中國發展的陰謀詭計已冰消瓦解,他們遇上了現眼報、現世報!
英國的政治行政制度還可以怎樣吹噓?自2016年「脫歐公投」之後,保守黨政府接連犯了嚴重錯誤。那些什麼「選民可以用手中一票更換政府」的鬼話都沒法實現。英國的政經狀態已經爛到無藥可救的地步!按孔子說的「足食、足兵、民信之」三大項都要吃鴨蛋得零分!
「足兵」一項,早因過去多年經濟無起色而無法讓海陸空三軍裝備換代,全靠美國保護,實際上成為美國的「衛星國」(satellite state,又意譯附庸國)。此外,日益嚴重的貧富懸殊和經濟衰退,不單低下階層、連過去的中產都要飢寒交迫。現在保守黨政府已經信用破產。
事實勝於雄辯,「西敏模式」有致命的結構性弱點,喪鐘響徹,命不久矣!
此刻筆者倒有點好奇,此地的政治學教授,可以怎樣講「英國政治制度」這門課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