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大型綜合晚會《鐘聲迴響》只演出一場,這一場來之不易。

文化中心劇場坐滿了,見到不少熟人和朋友,我的心一直不能踏實,對慣於出入劇場的我,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昨天,就在這個劇場,大型綜合晚會《鐘聲迴響》只有一天時間連排,這在我參與過的所有演出紀錄裏,絕無僅有。150多人同台,不同界別,不同團體,有老有嫩,有專業,也有的不經常上台,布景、燈光、音響,串場連接,全場合成的機會只有這一次。

香港文聯要為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做一台晚會,在節慶日子和特別紀念日,做一台綜合晚會是平常事,但在香港文聯卻是第一次,文聯集中了香港文學藝術各界精英,這是第一次在公眾面前展示,只可成功不可失敗,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晚會,真是難住了。大型晚會通常要在6個月前開始籌備,「春晚」、「奧運」這類就更早。笨鳥先飛,我們提前開動,去年底開始會議討論,一次次召集各界出主意,可惜一直迷惘一片。

那一次在遊艇會,當時文聯成立不久,還沒有固定辦公地址,策劃、監製、我和高世章,相對而坐,3個小時過去,我們終於確定了「家」這個主題,找到了一個組合串聯的方式。之後,落實了場景「鐘樓」。鐘樓,這個超過百年的建築,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香港的地標,帶着多少人從小到老的記憶。圍繞鐘樓,出現碼頭、文化中心、半島酒店、星光大道、海港城……原來,寫晚會和寫劇本有相近之處,找到主題和場景,就順暢多了。這時寫作隊伍也壯大了,來了寫手屈穎妍和年輕的作家葛亮。

「晨鐘」是起始,「武者」、「光影」、「陽春」、「翩躚」、「菊韻」、「聚力」,包括武術、電影、戲劇、弦樂重奏、舞蹈、歌唱,展示東西文化交融,「家路」是尾聲,是愛國愛港愛家的中心主題。舞台背景的投影,用的是香港畫家的作品,這是舞美設計的創意,呈現出別有韻味的香港味道。

晚會有激情有溫婉,兩位主持人都是話劇演員,自然流暢和諧,在不間斷的掌聲中,我的心放了下來。在沒有場地、沒有固定排練場,同時要抗疫的環境下,做出一台有濃郁香港特色,又與別不同的晚會,沒有照搬,沒有模仿,是一台屬於我們的,別具一格的晚會。

晚會得到各界熱烈反響,可惜只演一場,很多人沒看到。好消息是,本屆中國藝術節選中《鐘聲迴響》代表香港參加展演,將在9月末通過20多個平台,向全國直播。「香港電台」也將在10月初播出,沒有看到的朋友們,記得留意收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