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港人迎來新冠疫情以來的第三個中秋佳節。本港市面大部分經濟活動基本復常,各區也有不少慶祝活動,但疫情仍然居高不下,市民在團聚歡慶的時候,仍然不能對防疫工作掉以輕心。事實上,特區政府持續完善各種常態化防疫措施,新增「安心出行」檢測登記碼等功能,便利市民進行核酸檢測。期待在政府把工作做好做細、市民積極配合落實防疫措施兩方面努力下,疫情能盡快受控,社會復常的大門就能越開越闊。
港人今天起迎來一連三日中秋假期,不少市民一早籌劃好歡度佳節的節目。但新冠疫情仍然徘徊在單日萬宗上下的水平,毫無下降跡象。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節日期間避免跨家庭的聚會,並且多作快速檢測。
疫情曠日持久,市民需要持續保持「不躺平」的抗疫態度,一些常態化的衞生防疫手段,例如戴好口罩、做好手部衞生、經常快測等等,應該是可以養成習慣堅持下去的。事實上現時快測試劑的價格已大為降低,一般十元左右已可做一次。市民在節日活動的前後,盡可能多做快測,最低限度能及時發現感染病例,免傳染給親戚朋友。這就是公共衞生意識的具體展現。下半年本港有越來越多的活動和盛事,例如工展會、金融峰會等等,政府和市民都要提前完善抗疫措施和養成良好習慣,才能保障社會復常的持續推進。
政府近日推出多項措施,令社會整體防護網變得更穩固,包括將疫苗通行證的適用範圍擴大至5歲以上兒童,昨日又宣布在「安心出行」新增檢測登記碼功能等。隨着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的完善,現時每天都有不少住宅大廈被納入強檢範圍,大部分市民都配合政府的強檢要求;但每次強檢都要重新登記身份證和電話號碼,甚為不便,登記碼能實現一次信息輸入以後掃碼檢測。政府這些措施看似不起眼,事實上卻是追求在細節處做到最好,最大限度調動市民積極性,把防疫抗疫措施做扎實。
政府眼前要做好對「一老一幼」的防護,積極谷針仍然必不可少。另外,連日來頻頻有確診、持紅碼者擅自離開檢疫地點進入超市等處所,懷疑與承辦商派送電子手環工作被延後有關,也要積極堵漏。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強調,政府會依循「打針者復常」的原則谷針,讓市民在接種疫苗後生活不但可以回復正常,而且更方便;相反,無打疫苗的則沒有這種方便。尤其是本港3歲以下幼童仍有八成、80歲以上的長者仍有兩成未打針,都是政府下一步持續要補強的防疫短板。至於如何確保紅碼者不會進入社區,政府近日已不斷加大執法力度,警方上星期就拘捕4名持紅碼期間外出人士,另外發出650張違反防疫條例的告票,相信可以發揮應有的阻嚇力。
本港當前既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社會復常和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即使是中秋佳節,執法部門還是要繼續從嚴執法,打擊種種違反防疫條例、增加疫情傳播風險的行為,不能因為過節就息事寧人。因為少數人的違法行為,可能會令全社會面對曠日持久的疫情風險,對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廣大市民更要明白,自己是防疫工程的參與者、責任人和受益者,只要大家都主動配合各項防疫措施,政府自然有空間不斷完善實施細節,實現疫情防控和社會復常的最佳平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