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陽醫生
我的一位醫生朋友每天都做快速測試呈陰性,某一天發現變了陽性,驗多一次快速測試仍然陽性,馬上做幾件事:
1.將要看的病人改期,或交由其他醫生診治。
2.通知過去幾天同自己接觸過的人和自己的同事,讓他們每天自我測試至少一星期。
3.做核酸測試。
4.報告政府衞生署,盡自己公民責任。
5.回到家裏他在家居自我隔離,足不出戶。
在隔離期間他將手頭上各個品牌的快速測試劑同一時間各測一次,看哪一支報告快而且結果清晰,有沒有準確度不高的試劑。
將自己的眼淚、鼻腔、喉嚨、痰液、尿液、大便等不同部位的拭子檢查做快速測試,看哪個部位見到症狀的機會較高、第幾日轉陰性。
密切觀察可能出現的症狀:
發燒:自己感覺好似有低燒,但量度體溫正常。
發冷:風吹過有發冷的感覺。
出冷汗:也可能是低燒,身體會吸收很多水分以排汗,令身體表面的溫度降低,感覺口渴。飲大量水。
疲倦:啟動身體免疫系統對抗外來入侵的病毒,整體疲倦,需要休息。頭3天他覺得十分疲倦很想躺下,沒精打采。但之後有所好轉。
心中很是擔心家人會不會被傳染。幸好他嚴格執行家居隔離措施,用自己獨立的房間和洗手間。配偶和傭人都沒有受到感染,令他放下心頭大石。
他努力回想有可能在哪裏受到感染?
每天繼續在家居做快速測試,直到第5日感覺精神大好,同一天的快速測試轉為陰性,根據政府規定,因為打了三針防疫針,在第6、第7日做快速測試陰性就可以結束隔離。
為安全起見,他在第8日再做核酸測試以及CT值,證實感染他人的機會極低。
我問他今次自己中招有什麼感悟,他說做醫生見慣生死而且知道自己已經打了三針防疫針,所以不是太擔心自己,而且不舒服的感覺比想像中輕微,最令他放不下的是工作和周圍的人的安全性,人有霎時之禍福,做好防疫盡了能力,哪怕感染了也以平常心去做好每一個步驟,今次自己經歷過更知道應該怎樣去應對這個疫症,不會如當初大家不知道的情況下引起恐慌,在遇到問題時保持鎮靜和積極的態度對症治療非常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