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轟動全城的意外發生之後,有可能涉及引發事故原因的諸多機構,以及負有監管職責的部門,和無數在現場或是透過視頻看到了驚慄片段的觀眾,紛紛表明了各自的態度。有聲明無責的、有聲明致歉的、有聲明表示難過的、有聲明表示關切的、有聲明要徹查原因的,更多的普通人,則表達了憂懼和憤怒。有一個當時正在現場觀看的朋友,事發後打給我,訴說當時的驚恐和心悸,以及之後出現的失眠。可想而知,除了不幸受傷的兩位舞者及其家人和朋友,這場意外波及的範圍之廣,着實令人不安。

每一次意外的釀成,總是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用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方式呈現出來。

香港是一個運作高度成熟的社會,香港及香港人的專業服務精神,也一直享有讚譽。對於演藝娛樂事業方面而言,從內容到形式,從分工協作到整個工業化流程,不可謂不著名、不可謂不專業。尤其是在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一度被視為香港乃至整個華人社會歌手獲得成功的標誌。今年初,有份在紅館近距離欣賞張敬軒演唱會,其多變的舞台造型,令人炫目的空中巡館,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縱觀過往紅館上演的各類演出,美輪美奐、動感十足,又變幻莫測的舞台呈現背後,所需要的技術支持和機械實現手段,總體而言,在安全上都是值得信賴的。是次意外發生的背後,必定有一些不為外界所關注的疏忽。譬如主辦單位的安全意識是否到位,譬如駐場技術人員的責任意識是否達標,譬如監管部門的經辦人是否嚴格照章審批。

畢竟,再完善的管理機制、再先進的技術手段面前,最不確定的人為因素,往往會成為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

德國飛機渦輪機發明者帕布斯·海恩,有一條被奉為安全經典的海恩法則,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有兩點:一是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是日常諸多隱患累積後必然爆發的結果;二是再先進的技術和制度,都無法取代人的素質和責任心。按照海恩法則總結出的經驗,每一起嚴重事故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從目前各路傳媒披露的消息不難看出,此次演出從綵排到前面3場正式演出,就不斷出現因為舞台升降台出錯,導致樂隊的鼓手、結他手發生撞傷、擦傷的「小意外」。甚至在綵排時,機關出錯,有一名舞者跌落2米深的洞中而無人知曉。該舞者傷及膝蓋,因為需要送院治療而最終無法參與正式表演。

很可惜,如此多的事前徵兆,並沒有引起主辦方話事者的足夠重視。僥倖心理人皆有之,但這種僥倖一定要分清場合。哪些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哪些是需要確保萬無一失?沒有比人的生命和健康更寶貴的事情。遭遇不幸的年輕舞者仍然危殆,處在緊急救治之中,全城人為之擔憂並為其祈福。希望這樣慘重的代價,能喚醒更多人該有的專業精神和職業操守。

安全高效的社會運作,是一個高度協作的系統工程,無論身處哪個環節,我們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只有每個人在自己的專業範疇內都做到盡心盡力,才有可能把潛在的傷害,降到最低限度。一座城市享有的安全感、歸屬感和擁有的國際競爭力,亦是來自於這些看似不經意的日常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