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國泰空少引發的又一城望月樓爆疫群組,至今已有5人中招,特區政府連日封鎖多區強制檢疫以阻截病毒擴散。不過,有關個案追蹤工作未如理想,不少曾與空少同時在望月樓用餐的食客,至今仍未能夠確認和聯繫,傳播鏈延長的風險極大,不少專家認為有機會爆發第五波疫情。雖然特區政府過去大半年積極防疫,拒絕「與病毒共存」,但機組人員豁免檢疫的漏洞始終未能堵塞,百密一疏,難免失守破防,而「安心出行」又不設強制追蹤功能,導致找尋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以截斷傳播鏈的工作事倍功半,疫情反彈風險大增。如今亡羊補牢,政府必須痛下決心,迅速行動,彌補防疫各環節、尤其是病毒追蹤方面的短板,盡最大努力織密防疫網。
過去近一年時間,特區政府努力借鑒內地「動態清零」防疫策略,外防輸入措施不斷收緊,內防擴散方面堅持封區強檢和保持社交距離限制,防疫漸入佳境,在較長時間疫情穩定,獲得中央、本港社會各方的充分肯定。但是,本港不少專家、社會人士及主流傳媒一再提醒,本港防疫機制的短板不可忽視,尤其是「安心出行」無強制追蹤功能,成為本港防疫的重大隱患。尤其是Omicron變種病毒威脅下,若不及時堵塞防疫漏洞,做到防疫措施走在疫情前,難以保證疫情不反彈。
可惜,政府雖然也看到問題所在,但出於照顧本港航空業運作、保障私隱等顧慮,未將防疫需要放在最優先考慮,防疫未能達到滴水不漏,終於發生由機組人員違規而引發的社區傳播;又因為「安心出行」無強制行程追蹤功能、並非實名登記,只靠使用者自願參與、自主記錄,導致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效追查到全部密切接觸人群。衞生防護中心花三四天追蹤與國泰空少同場用膳的200多名食客,但只聯絡到約三分之二人,政府要透過其他途徑尋找該批食客,包括翻查信用卡付費記錄,但要找到以現金付款者則難度更大,難免存在遺漏。
其實,就算政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找到大部分食客,但只要走漏小部分食客,以及不能迅速追蹤到更多難以計算的第二、第三層密切接觸者,後果還是可以非常嚴重。這個情況充分暴露本港防疫系統無強制追蹤的弊端,「安心出行」不設強制追蹤,防疫形同虛設。特區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亦承認,本港追蹤接觸者的技術落後,必須徹底改革。
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播力被形容為「海嘯式」,歐美近期每日新增個案數以十萬計,美國曾錄得單日超過50萬宗新增確診病例。本港若不能盡快改善追蹤機制切斷病毒傳播鏈,確診數字或會持續增加。
利用追蹤手段準確找出感染源頭和密切接觸者,再配以強檢,迅速截斷傳播鏈,這是控疫最有效的手段。現在是和疫情賽跑,加強追蹤、採取實名制,全面掌握確診者的行蹤及其密切接觸者,才能消除疫情傳播擴散的隱患,新加坡早已利用藍牙技術追蹤密切接觸者行蹤。疫症當前,公眾健康安全具凌駕性地位,政府不能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必須當機立斷,以免貽誤防疫時機。資訊創科界人士亦應主動與相關部門合作,積極出謀獻計,做好加強追蹤工作;廣大市民理所當然要全力支持政府採取更嚴密防疫措施,鞏固防疫成果,保障公眾健康安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