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已經結束,過去數日,資格審查委員會就各位參選人參選資格依法進行了嚴格嚴謹嚴肅的審核,最終報名參加立法會選舉的154人中,有153人經審查符合香港國安法及本地法例確定的參選標準,僅有參選醫療衞生界的註冊護士劉子進,因受僱於政府部門,擔任兼職工作,不符合立法會選舉的法例要求,無資格參加立法會選舉。審查結果顯示資格審查委員會進行的資格審查更多的是依照法例法規,而非單純的政治審查。整體來看,參選人陣容體現了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初衷:在愛國者治港的前提下,均衡參與,多元包容,廣泛認同。

本屆立法會選舉自開始提名以來,各界人士分別報名參加地區直選、功能界別和選委會界別選舉,在體現廣泛多元均衡參與的前提下,各人本着奉獻國家服務市民的精神,期待積極參與並推動本港民主進程循序漸進向前發展。身兼資格審查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日表示,通過資格審查的候選人,有建制、非建制及獨立人士,亦來自不同背景階層,包括爭取連任立法會議員,現任區議員,學術界、商界、專業人士、工會、宗教及工人等,亦有不少第一次參選的新面孔,符合均衡參與及廣泛代表性的原則。結果亦反映資格審查工作並非搞清一色,不論參選人背景,其審核標準都完全一致,結果更加一視同仁。

完善後的選舉制度,立法會議席由兩個板塊的70個,增加到三個板塊的90個,將提供更多參政機會給有志從政和服務社會的人士,特別是為年青一代的港人提供了更多參政議政的機會,這次選舉提名中,更有25歲的屋村仔陳凱榮報名參選,充分顯示了新的選舉制度的廣泛認受性與政治活力。即將誕生的新一屆立法會必然會具有更大更廣泛的代表性、符合更均衡參與原則,並且將更加廣泛多元地展現理性、務實,具質素的議政、論政、督政氛圍,將大大提升本港民主化的社會政治內涵,從多方面推動本港民主化進程至一個新的高度。亦因此,必將獲得社會各階層更廣泛的認同與支持。

首先,全國人大作出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為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提供制度保障法律保障,是消除香港政治亂象、鞏固由亂及治局面的客觀需要,也是實現香港長治久安、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治本之策,更是全港社會強烈期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必然選擇。中央推動完善發展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符合主流民心民意、體現社會整體利益的選舉制度,使全體港人廣泛、均衡的政治參與得到更加全面充分的保障,有助香港提升民主品質、發展優質民主,提高特區治理效能,實現良政善治,從而有利維護廣大市民切身利益,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立法會的選舉與運作,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服務特區政府服務香港市民,配合特區政府維護法治核心價值的同時,在全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有序推進民主化進程。

其次,香港特區是中央政府全面管下的一個地方自治政府,這是國家憲法及基本法所確立的最基本的憲制原則,香港民主進程的推進必須嚴格遵循受制於這一憲制框架與原則。無論發展民主政制,還是實現良政善治,都必須確保在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正確軌道上,亦即必須在充分尊重中央全面管治權的前提下有序進行。中央推動香港發展優質民主的決心和誠意始終如一,不僅體現了對香港同胞的充分信任,體現了對香港社會各階層的包容,更加展現了國家的民主制度的高度自信。修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就是為了回歸國家憲法框架與基本法初心和立法原意,就是為了切實維護憲制框架下的民主秩序。而只有在國家憲法及基本法的框架內,香港的議會民主秩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香港的民主進程才能得到暢順運作與推進,也才能獲得社會各界更廣泛的認同與支持。

再次,經過完善的選舉制度選舉出來的新一屆立法會,其中一個明顯特點就是經過資格審查委員會嚴格嚴謹審查,部分人士甚至經過香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嚴格審核,從而確保參選者都是或必然將是愛國者。在新的選舉機制中,立法會組成擴大到90人,代表性更廣泛,體現均衡參與原則,使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各方面都能在特區治理架構中得到充分代表,特別是在議政問政督政的立法會,能夠確保由各階層各團體的聲音傳遞表達,從而確保特區管治架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與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市民保持暢通無阻、直接有效的溝通,從而真正體現執政為民,為民謀利的政治理念,這也是符合民主代議政治發展趨向的最佳政治抉擇。在愛國者治港的大一同板塊中,懶政惰政不作為的官員必然無生存空間,懶政惰政的立法會議員也必然沒有繼續議政的可能,這勢必會催生孕育勤於理政敢於擔當有所作為的良政善治。

復次,新的選舉制度及即將由此產生的立法會必然堵塞現行選舉制度漏洞,特別是堵塞特區管治架構中的國家安全漏洞,著力解決香港民主政治實踐中存在黨派紛爭政治紛爭問題,解決行政機構與立法機構互相掣肘令到施政阻滯的問題,確保立法會在維護國家安全及發展利益,確保立法會在行政主導的政治原則中有效監督推動政府施政。眾所周知,近年來,越來越多「港獨」和本土激進分子混入管治架構,當選立法會議員、區議會議員,藉助體制平台為所欲為地破壞擾亂體制,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直接損害香港經濟民生。新的立法會選舉必然重整立法會架構,確保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杜絕反中亂港勢力進入特區治理架構,將特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也有利於推動立法會去政治化、去極端化、去碎片化,更重要的是杜絕拉布亂象,促進行政與立法機關順暢溝通有效監督和諧運作,從而確保立法會顯現的民主議政能夠更加民主更加和諧更加順暢,在更大程度上更加體現社會各界的長遠發展利益,從而顯現出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民主議政的高效高能。

最後,本屆立法會參選人在早前發布的參選政綱中,普遍聚焦經濟民生,為推動香港發展提出良方妙藥,展現了愛國者具備的才華和正能量,為特區實現良政善治奠定了堅實的社會政治基礎。通過選舉提名過程可以看到,新的立法會選舉機制具有選賢任能的民主政治優勢。選舉回歸理性、有序和良性競爭,體現了優質民主,符合民心民意,與以往選舉所表現出來的街頭謾罵、無端吵鬧、顢頇攻擊等,形成鮮明對比。當然,一個民主制度的優劣好壞不僅要看選舉過程,更要看管治效能,管治效能關鍵在於選賢薦能,讓有能力者管治香港,這就在客觀上對立法會參選人及選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當選人必須是能夠更加有效地解決經濟民生問題,增進市民福祉,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香港民主,讓民主制度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本屆立法會選舉意義重大,是完善選舉制度後首場有全體合資格港人廣泛參與的普選直選,亦是本港有史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立法會選舉。象徵著特區政治體制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全面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全方位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也象徵著香港社會將全面轉向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健康軌道。期待並相信在下月舉行的立法會正式選舉中,市民能夠本著為香港負責為自身利益負責的民主參與精神,踴躍參加選舉投票,選出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維護香港發展利益維護市民自身利益的立法會議員。

(來源:點新聞)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