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發局昨宣布,停辦兩年的香港單車節和維港渡海泳將復辦。隨着疫情持續緩和,有序復辦文化、體育盛事活動,既為香港注入動感活力和消費動力,也向國際展示香港成功控疫,值得期待和推動;惟好事要辦好,主辦者必須將嚴密防疫的規定執行好,參與者和市民要充分配合,政府更要做好督促監管,嚴防賽事期間引發群組爆發。本港舉辦國際盛事經驗豐富,在疫情受控、與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後,政府及有關團體應該積極考慮發揮本港國際聯繫廣泛的優勢,主動推進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合辦盛事,既向國際推介大灣區,亦鞏固本港作為國際盛事之都的地位。
先後受反修例黑暴和新冠疫情影響兩度停辦的香港單車節,明年1月16日復辦,並首次移師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舉行。雖然受疫情影響,參賽者僅限本港市民,參賽名額亦縮減至3,000人,但眾多單車迷們仍難掩驚喜,奔走相告。
早前本港穩妥有序復辦渣打馬拉松比賽,與本港堅持動態清零控疫策略,令疫情回穩有直接關係;而賽事主辦者採取嚴格防疫措施,亦增強了政府復辦盛事的信心。此次香港單車節規定,所有參加者及工作人員必須在活動前14天完成接種新冠疫苗,活動前48小時內接受核酸檢測,當日必須接受體溫檢查並使用「安心出行」進入會場,騎車時雖可除下口罩但沿途不設水站等;維港渡海泳亦有類似防疫安排。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若本港社區並無傳播,相信舉辦這兩個活動的風險是可控,又認為大會要求參加者完成接種疫苗,以及在活動前進行檢測的措施也是恰當的。
本港作為國際盛事之都,有一批具國際影響的文化體育盛事活動,可惜這兩年多受疫情影響或停辦、或縮減規模。如今經過各方努力疫情逐漸受控並趨向穩定,為復辦盛事創造了必要條件,這個成果來之不易,需要各界共同珍惜。政府及主辦團體應廣泛聽取並吸納專家意見,切實做好各個環節的抗疫安排並嚴密執行,既保障盛事熱閙有序舉辦,又確保疫情不會出現反彈。
明年香港單車節首次移師港珠澳大橋香港段舉行,並計劃明年第四季在大灣區內舉行跨城市單車節,這是以大灣區一體化思維舉辦盛事的有益探索和嘗試。目前大灣區內同類賽事眾多,如馬拉松賽事、單車賽事、獨木舟賽事等,各城市可以進行機制創新合辦盛事,既加強大灣區民眾交流融合,更可在國際上打響粵港澳大灣區盛事品牌。本港舉辦國際體育盛事經驗豐富,與國際社會聯繫廣泛,應發揮優勢,主動推進大灣區各城市聯動的盛事活動,促成大灣區內深度交融,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提供重要助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