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昨日開會,通過向政府建議降低科興新冠疫苗接種年齡至3歲。少年兒童日常聚集活動多而自我防護意識較低,是爆發群體傳播的高危群體,在有充分科學數據證明接種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接種年齡,擴大疫苗防護網,可令社會的群體防護網更加廣泛嚴密,有助加快中小學恢復正常授課和校園生活。政府應對學校師生、家長做好科學解說工作,提供到校接種外展服務,加快接種進度。

科興早在7月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3歲至17歲人士在接種兩劑疫苗後三個月,抗體陽性率維持達百分百,與接種後28天的水平相若。而科興上月再公布針對3歲至17歲人士的研究,顯示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第二劑接種後不良反應發生率遠低於第一劑。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昨通過降低接種年齡的建議,建基於科學研究,政府應採納建議盡快推行。

圖為小學生接種疫苗。資料圖片

入冬以來,歐美多國出現新一波較大規模新冠疫情,內地也出現多點散發的疫情。由於少年兒童之前未被作為重點接種對象,甚至未納入接種範圍,接種率普遍偏低,導致這個群體成為新一波疫情下確診個案增多的人群。有見及此,多國已紛紛下調接種年齡,目前決定讓少年兒童接種復必泰的國家包括美國、以色列、阿聯酋、柬埔寨、哥倫比亞、古巴,一般將接種年齡降至5歲以上;內地和智利、印尼、柬埔寨等地已批准3歲以上人士接種科興疫苗,國家衞健委更明確表示,力爭12月底前,完成為3歲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進度十分高效迅速。

必須看到,為本港兒童和中小學生接種新冠疫苗有必要性和緊迫性。自去年1月起,本港學校開始因疫情停課,即使今年年初起陸續恢復面授,但絕大部分中小學仍然維持半日授課,對學生的學業多有耽擱。疫情已持續近兩年,長期不能進行正常校園學習、生活,不利學生掌握知識、健康成長。而且,中小學集體活動多,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播的風險更高,更有必要築起強大的疫苗防護盾。教育局一直要求須有七成教職員及學生接種疫苗滿14天後,才可申請全日復課。現在降低接種年齡,有利全面開展中小學接種,讓更多學校恢復正常運作。

至於疫苗的安全性,今次向政府建議降低接種年齡的科興疫苗屬滅活疫苗,技術成熟,與兒童目前接種的眾多預防針屬同一個技術平台。多位醫學專家均表示,所有人由嬰兒出生到小學六年級,均要接種多種例如百日咳、破傷風、白喉和小兒麻痺等滅活疫苗,如果在此過程中沒有過敏或嚴重副作用,家長可以放心讓子女接種科興疫苗。從其他國家為兒童接種的實際情況來看,兒童接種後大多只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疲勞和頭痛等輕微副作用,防疫好處明顯較大,家長聽從專家意見,就應該放下不必要的擔心。

對少年兒童開展疫苗接種,校方和家長的支持十分重要,尤其是接種初期,部分家長抱有觀望心態,政府應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向師生家長講清接種安全科學,釋除家長的疑慮。對於坊間散播的疫苗偽科學信息,政府必須請專家及時澄清,以正視聽,對涉嫌違法者更要依法追究責任。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