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一流灣區。

從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功能定位來看,各城市各司其職。廣州作為廣東省省會,同時發揮重要經濟功能與政治功能,廣州擁有多所「雙一流」、「985」以及「211」高校,為粵港澳大灣區儲備了許多優秀人才;深圳和珠海地處沿海,分別與香港、澳門為鄰居,加上機場、港口、軌道交通較為完善,產業多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即重點發展高精尖的科技創新產業,這也令兩座城市成為當之無愧的創新之城;東莞、佛山、中山等城市與廣州、深圳形成科技配套,多以技術密集型產業和人口密集型產業為主,圍繞製造、加工等環節發展創新;香港、澳門則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爆發前,兩地旅遊業尤其澳門旅遊業是產業吸金重點,每年都能夠吸引大量遊客到訪,旅遊市場氣氛十分濃厚。

各盡所能展「角色」特色

以此來看,各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組成中分工明確,創新、金融、產業、人才、技術、旅遊等方面構成了一個龐大而又相對完整的生態網絡,使得產業足以在大灣區中實現國內循環。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應繼續發展特色,在保證城市正常發展的前提下,鍛造出城市自身的「專業技能」。例如香港和澳門在大灣區的角色扮演中,可以更多地從境外金融、商貿、旅遊等多方面尋找突破口,為大灣區城市的海外貿易提供發展機會。深圳可以進一步深化創新驅動城市升級的探索,輸出優質科技成果,為其他城市的發展提供借鑒經驗;東莞則要繼續發揮製造業專長,與周邊城市相關配合、互相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製造業和服務業能力;其他城市也應進一步發揮自身特色,在整體規劃的統領下將各自特色融合成更為強大的發展動力。

研融合政策建優質生活圈

未來,隨着交通工具的升級,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流動將更加頻繁,跨市通勤的情況將更為普遍,這也意味着灣區在發展過程中,各城市潛移默化間發生融合。融合也是大灣區發展的關鍵,各城市在保證自身發展的情況下,上級政府該如何高屋建瓴出台規劃、政策,各城市之間該如何溝通、討論出合作共建協議,出台的政策和協議又由誰來執行、統籌和監督。

總體來看,大灣區中需保持相同或相近的政策,例如商事環境,同一個人或組織在灣區內不同城市開辦企業,其政策、方式、流程等應一致或趨同,務必要做到讓群眾少跑甚至不用跑;或例如在沒有公共衞生危機或其它應急管控的前提下,人員可以隨意在大灣區內的各城市流動,而不受各地居住證、當地社保醫保等政策各異的約束。

總而言之,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不但有利於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歸屬感和榮譽感,而且還有助於將灣區打造成一個融合融通的中國經濟融合體,進而推動大灣區各類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床頭經濟學》。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