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大學畢業生「一工難求」,港大公布最新本科畢業生就業數字,去年2020年就業率創十年新低,只得百分之七十五點一,即是說,仍有百分之二十五無法就業,港大天子門生情況尚且如此,相信其他大學也不相伯仲。
大學生就業率新低,有多種因素,既有疫情影響經濟,也有黑暴遺留「勇武大學生」的形象,大學淪為戰場、兵工廠的陰霾揮之不去,多間大企業也傳出消息,未來兩三年不會聘請本屆畢業生。
在「一工難求」下,競逐職位調低薪酬是其出路,有統計投身商界的畢業生,平均薪酬較前年減近三成半。當然,不是所有大學生都曾經「勇武」,覆巢之下無完卵,趕上這年頭,只好付出更多的努力。說實在,企業請應屆畢業生是蝕本生意,剛畢業大學生對企業沒貢獻,只處於啓蒙培訓階段,企業花上人力、物力去培訓,這些培訓生不足一年,可能又跳槽他去。企業在營商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蝕本生意無謂做,如果不幸請了個「勇武」大學生,是沒完沒了的麻煩。
話說回來,畢業即失業,對大學生來說是否很難過,這又未必,找不到工作可以繼續進修,或者在家「抖番吓先」。讀書一日未完,反正父母也會供養,「一工難求」是最好的藉口。難捱不是無工作畢業生,正是無了期供養子女的父母。
朋友退休、公司結業,念及環境艱難,付給員工除了強積金外,每人額外多付5個月薪酬。對於額外的補貼,員工當無異議,臨別依依。一個月後再相逢,問及新工作,竟無一人搵新工,眾口一詞「抖番吓先」,似乎全無生活壓力。
倒是上一代,手停口停,失業搵工,千方百計,無縫連接,從不敢想個「抖」字!今天新一代年輕人,就是對工作沒有太大的熱情,社會保障太多,手停口不停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