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已開展半年,為了進一步提高接種率,政府早前要求員工打針,否則員工須定期自費進行檢測。圖為香港中環街頭。中通社

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香港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已經開展6個月,至今已接種第一針疫苗的人口超過400萬,有專家表示,目前30至60歲的工作人口,接種率已達至七成,屬相當高水平,當務之急是提高學生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香港商界一直配合政府注射疫苗政策,為了推動經濟前行,政府提出強制要求員工打針是可以理解,但應該屬最後手段,建議設立過渡期,讓有關安排順利進行。

香港以製造業起家,1970年至1980年代是黃金時期,隨着內地改革開放,加上香港向服務業發展,不少廠商猶如遊牧民族,將生產工序北移,及後又因內地生產成本,轉移廠房至其他地區,遍布世界各地。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令全球跨境活動停頓,廠商無法親自監督廠房運作,令生產及新業務拓展大受影響,特別是當有關工序無法透過電腦及屏幕遠程處理,更加苦不堪言。

廠商一直積極接種疫苗

因此,隨着新冠疫苗面世,香港廠商,不論僱主及員工均積極響應,除了增加自己免疫能力之餘,更希望協助盡快提升香港疫苗接種率,達至群體免疫水平。有見及此,不少商家及廠商先後以不同方式鼓勵接種疫苗:在公司內部層面,為同事安排疫苗假期及現金抽獎;在市民大眾方面,則推出獎賞計劃。以廠商會為例,於6月推出「有種·有賞」疫苗獎賞計劃,全港18歲以上市民,只要接種過一劑或兩劑疫苗,便可享受各種消費購物優惠,並且於網上登記抽獎,頭獎價值達100萬元。

另一方面,為了讓社會運作回復正常及提升健康保障,個別需要接觸公眾的行業及組織,要求成員強制接種疫苗,否則就要每隔一段短時間自費進行檢測。例如本月初公務員事務局向全體政府僱員發通告,要求所有未接種新冠疫苗的政府僱員,須每兩星期接受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而且由9月1日起,定期檢測須自費。至於有醫生證明不適合打針的僱員,亦須跟從檢測要求,但檢測費用可以繼續申請報銷。另外,已接種第一針疫苗的僱員,則可豁免每兩星期做檢測的要求。

希望推更多鼓勵性措施

商界方面,不論從建立免疫屏障、刺激本地經濟甚或重新通關層面,亦一直推動員工接種疫苗,與政府目標一致。現時,觀乎國際形勢,要求員工接種疫苗是大勢所趨。在實際層面,香港不少員工已經自發接種疫苗。為了進一步提升疫苗接種率,政府可參考其他國家做法,考慮提供更多誘因及傾斜性政策,以作鼓勵,包括容許已打針人士自由出入更多公共地方,或優先使用康體設施。在防疫的大前提下,作為最後手段,如果以較強硬方式要求員工接種,可以明白,不過推行前應有所過渡,讓僱主及員工互相了解及溝通。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