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洲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展望2021年下半年行情,筆者謹慎樂觀。首先,中國經濟復甦進入中後期,在全球經濟復甦共振下,預計2021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超過8.0%。不過,中國經濟復甦呈現不均衡態勢,出口表現強勁,投資增速回升,但消費表現偏弱。近期決策部門出手穩定大宗商品價格預期,有望緩解中下游製造業經營成本上升壓力,夯實經濟復甦基礎。
第二,決策部門釋放人民幣匯率政策信號,隨着今年下半年中美經濟增速差距收窄和美聯儲可能宣布削減購債規模,預計下半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是常態。過去16年,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歷史表明,當人民幣(預期)波動較大時,恒生指數大概率會大幅度波動。第三,下半年流動性有望趨於穩定。貨幣政策並不具備大幅收緊條件,因中國經濟復甦呈現不均衡態勢,地方政府、部分國企和中小企業財務壓力仍較大,信用債違約風險仍需防範和化解,局部失業風險依然存在,全球疫情或將持續更長時間,地緣政治的走向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預計下半年流動性趨於穩定,票據融資和債券融資或將逐步改善,M2和社會融資餘額的同比增速可能會在三季度略有放緩,而後逐漸企穩,但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信貸政策可能會繼續收緊。
中美貿易複雜格局料維持
第四,美聯儲釋放鷹派信號以遏制通脹,但投資者不必過度擔憂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因未來1年美國就業市場狀況仍難以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預計美聯儲可能在今年底宣布削減購債規模,但利率將保持接近零利率的水平直至2022年底。影響海外股市的兩大關鍵經濟因素是無風險資產收益率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目前美聯儲預測2021年美國GDP增長率將達到7%,2022年增長率將達到3.3%。如果未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幅度比較緩慢且溫和,那麼上市公司盈利增長對股市的正面影響一般會超過無風險資產收益率上升的負面影響,股票市場有望迎來一輪盈利驅動的上漲行情。
第五,5月下旬以來,中美就貿易問題進行了多次通話。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出現階段性緩和,將助力改善市場風險偏好。不過,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將59家中企列入投資「黑名單」,反映出中美貿易摩擦充滿複雜性、反覆性和長期性,可能會持續影響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資本市場投資者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圍市場不穩定的準備。
恒指年底料達31200點
筆者預測,恒生指數在2021年12月底達到31,200點,基於14.5倍2021年預期市盈率。港股市場當前估值處於歷史中上區域,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的估值窪地。根據彭博一致性預期,截至2020年6月25日,恒生指數2021年預測市盈率為13.3倍,較過去16年歷史平均高5.7%,處於歷史中上部70.6%區域;恒生指數2021年預測市賬率為1.3倍,較過去16年的歷史平均低14.0%,處於歷史中下部48.3%區域。恒生指數重大變革已於2021年一季度指數檢視後開始實施,6月恒生指數成份股數量增加3隻至58隻,相信今後兩年恒生指數將納入更多信息科技、消費、高端製造和醫藥等行業板塊的優質公司,有利於提升港股市場整體估值中樞,吸引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香港股票市場,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當今世界正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將更趨複雜多變,建議投資者更多關注中國核心資產。行業板塊方面,建議短期繼續關注價值股和受益於經濟復甦的周期股;在中美貿易摩擦充滿複雜性、反覆性和長期性的背景下,科技創新戰略地位將處於最突出的位置。建議關注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硬科技企業以及高端製造企業。同時,部分優質新經濟公司的估值水平已回落至合理水平,中長期配置價值顯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有助於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世界發達國家股票市場經驗表明,巨大的消費市場有助於孕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超大型消費品企業,同時也讓投資者分享優質消費品企業的發展紅利。
建議關注由中收入階層收入提高而帶動的消費升級,包括食品飲料、免稅店、化妝品、服裝等行業板塊,尤其是在行業板塊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頭部企業;建議把握碳達峰、碳中和主題投資機會,包括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等行業板塊;估值較低的大型電信運營商今年有望受益於5G應用放量,基本面或將有所改善,建議關注。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其不構成且也無意構成任何金融或投資建議。本文任何內容不構成任何契約或承諾,也不應將其作為任何契約或承諾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