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全年無休參與香港抗疫工作,每天出席政府疫情記者會,從未鬆懈。即使歷經喪夫之痛,告假兩天後,又重返了崗位,她的專業精神,贏得市民的尊敬。

張醫生主持記者會,回答記者的問題,即使問題重複又重複,還是不厭其煩,不慍不火,能答的都答,只有家事,三緘其口;她同時又是智慧型的醫生,聚焦自己的專業,不爭鋒,不越界,不是她職責範圍的事,她不會回答,所以很少引起爭議。

可能是女性的關係,張醫生溫柔的語調,一雙會笑的眼睛,沒有政府官方的腔調,在疫情嚴峻沉重之際,真有點安撫作用。可不是嗎,當一個病人或其家屬,在病床上能夠看到醫生這雙會笑的眼睛,就是希望在明天了,能不溫暖嗎?

什麼是專業?比起「打好這份工」境界更高一些。「打工心態」體現不到專業精神,只有在「打好這份工」的同時,對自己的專業有高要求,有犧牲精神,把大眾的事放在首位,把自己放得很小很小,投入工作忘我的境界。

回首疫情之初,別有用心的醫護,棄現實於不顧,把抗疫矛頭對準內地,要求全面封閉兩地關口,並以罷工脅迫政府,把病人的利益置之不顧,放棄了醫護救人的神聖職責,實為可恥。儘管醫管局沒有對罷工醫護作出追究,這一筆一筆賬,都記在市民心裏。醫護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專業,罷工醫護撫心自問,可曾辜負了自己的專業?

同時,市民也沒有忘記,當時一些退休護士自動重返崗位,一些私家醫生自動請纓,和市民共度時艱。當今疫情又趨嚴重,公立醫院床位緊張,竹篙灣及機場博覽館的檢疫中心需要醫護支援,社會上私家醫護工作者迎危而上,表現出專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