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明年11月將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國家主席習近平鄭重宣布:「期待各方明年共赴深圳之約,共商亞太發展大計,共創亞太美好明天。」這不僅是深圳的榮耀,更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機遇。對於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而言,可以發揮自身高度國際化的優勢,助力深圳辦好這一盛事,更可以借今次機會,向世界展現其不可替代的角色,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韓國出席APEC會議期間強調,香港和深圳是兄弟城市,有任何可支持配合之處,特區政府都會全力以赴。這彰顯了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大灣區建設的決心。深圳擅長科技創新與先進製造業,而香港的優勢在於高度國際化、法治完善、資金自由流動及資訊暢通。兩地互補協同,方能真正展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綜合競爭力。
作為亞太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經濟合作平台,APEC明年峰會將在深圳舉辦,屆時來自21個經濟體的政要和工商領袖雲集深圳,正是展示「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踐的最佳舞台。APEC的主會場雖在深圳,但國家作為東道主,可靈活安排部分部長級會議、金融論壇或創科展覽於香港舉行。香港應主動設立專責團隊,積極向中央提出具體方案,爭取部分高層級周邊活動在港舉辦,邀請與會代表會前或會後來港考察,介紹資本市場、稅務優惠及進軍內地的橋樑功能,特別是針對有意拓展亞太業務的企業,推出「一程多站」的投資考察路線。
有學者則建議,在明年11月國際媒體大舉進駐深圳採訪之際,特區政府可為外國記者安排半日至一日的「香港文化體驗行程」,讓他們感受香港中西結合的多元文化與活力,展現香港難以複製的軟實力,讓世界看見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能量。
再者,APEC主題涵蓋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自由貿易等前沿議題,與香港推動創科發展、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方向高度契合。特區政府可趁勢舉辦配套活動,展示香港如何與深圳協作,將科研成果商品化並推向全球。例如,可以透過展覽呈現「港深創科走廊」的實例,彰顯兩地在人才、資金與政策上的無縫對接。
香港與深圳近在咫尺,同為大灣區核心城市。深圳舉辦APEC峰會,香港不應只是被動等待「順道受惠」,而應主動出擊,以戰略思維爭取參與、擴大影響,讓世界在見證深圳奇跡之餘,也重新認識香港的獨特價值,這對香港乃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將大有裨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