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芷蕾夢想成真,站到威尼斯電影節的領獎台!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若璋)第8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香港時間7日凌晨舉行閉幕及頒獎禮,內地女星辛芷蕾憑粵產電影《日掛中天》拿下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第三位摘得該獎項的華語女演員。辛芷蕾站在威尼斯電影節的領獎台上,手中獎盃微光流轉。這位來自黑龍江鶴崗貧困家庭的女生,憑藉堅毅與才華,一路被寫進國際影史。

●辛芷蕾興奮親吻獎盃。 美聯社

辛芷蕾在《日掛中天》中飾演社會底層艱苦女性「美雲」,與前男友重逢後,往日各種秘密再度引起命運糾纏,其表現的堅韌與脆弱,早前已獲外媒和影評盛讚她「疼痛已到骨子裏」,是「影史級」般的演出,也是本屆威尼斯影展女演員中最出色的一個,結果成功榮獲影后殊榮。

●辛芷蕾在《日掛中天》中飾演社會底層艱苦女性「美雲」。

在頒獎典禮上,辛芷蕾從評審團成員、內地演員趙濤手中接過獎盃,兩位華語電影人在國際舞台上的交集,更顯這份榮譽的特殊意義。當晚,辛芷蕾身穿一襲白色長裙,大氣華貴。手握獎盃的她激動難掩、聲音微顫,全程用中文表達獲獎心聲,說:「我現在感覺自己像做夢一樣。能站在這個世界級的舞台上,我為自己感到驕傲。我也為自己作為一名中國演員能再次站在威尼斯的舞台上感到驕傲。」她又說,「說到做夢,十幾年前剛入行的時候我吹了一個牛,我說有一天我一定要站在世界級的舞台上,我想成為世界巨星。但那個時候,我遭受了很多嘲笑,但你看今天我終於站在這了。」她又特意對所有懷揣夢想的女孩給予鼓勵,「只要有夢想,就大膽去想,大膽去做,萬一有一天就實現了呢?像我一樣。」

●評審團成員趙濤(左)向辛芷蕾頒獎。 新華社

夢想照進現實早有伏筆

這個「夢想照進現實」的故事早有伏筆。翻閱辛芷蕾的微博,2018年1月,她曾寫下:「哈哈哈,大家好,我是國際巨星辛芷蕾。」後來憑借一些作品收穫大眾喜愛時,她也曾在採訪中坦誠回應這個「巨星夢」,坦言那是年少輕狂時的豪言。但她承認自己就是個愛做夢的人,總喜歡暢想未來。這份 「先立後破」的韌勁,正如她所說:「我先把這個目標放在這兒,能不能成到時候再看唄!」彼時的玩笑式宣言,如今因這座國際電影節上的獎盃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獲獎消息傳回內地後,瞬間引爆社交平台,無數網友為她歡呼。

導演讚全身心投入演出

辛芷蕾工作室也第一時間用文字記錄下這份榮耀,發文呼應她的獲獎感言:「祝你永遠有夢可以做。」文中不僅分享了她拍戲期間的幕後故事,更精準點出她與《日掛中天》中角色的共通點 ——「堅韌」:「反覆試戲反覆失敗反覆崩潰的你,冬日進入刺骨江水裏的你,心中仍有一團炙熱火焰的你,走了很久走了很遠終於走到這裏的你,祝你享受這一刻,也祝你可以擁有更多個這樣的時刻。」真摯的文字戳中了無數影迷的心,評論區滿是 「實至名歸」「未來可期」等祝福。

●《日掛中天》劇組開心賀辛芷蕾奪獎。受訪者供圖

而影片導演蔡尚君對辛芷蕾的評價,更讓觀眾對《日掛中天》充滿期待。他在採訪中毫不吝嗇讚美,稱辛芷蕾這次是全身心投入,幾乎榨乾了自己所有的體力和情感,最終呈現出的表演極具震撼力,並說:「這一定是她迄今為止最好的表演!」

攜《日掛中天》登國際舞台心情激動 製片人馬雙自豪中國電影為國爭光

(記者 胡若璋)生於1984年的馬雙,身兼電影《日掛中天》的第一出品人與總製片人,該片是她創立廣州薄荷糖影業後,開機製作的首部影片。影片一亮相便在國際舞台綻放光彩,馬雙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情緒依舊難掩激動,她也第一時間分享了此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之行中兩個讓她最難忘的瞬間。

●馬雙(左一)近日偕《日掛中天》主創出征威尼斯。 受訪者供圖

「影片首映時,整個廣場響起電影的主題音樂。那是我第一次在國際三大電影節的現場,聽到自己參與製作的電影旋律,當下心裏很激動,感慨萬千。」馬雙回憶道。更讓她動容的是,首映結束後,當音樂再次響起,她轉頭發現所有主演都紅了眼眶、默默落淚,全場觀眾也沉浸在情緒裏,不少人拭淚,與此同時,雷鳴般的掌聲響起,久久沒有停歇。

置身威尼斯影展的會場,看着身邊的國際知名演員,馬雙突然對「做電影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體悟:「電影真的是中國文化出海的重要載體,當中國的電影在國際舞台上閃耀時,那種為國爭光的自豪感是實實在在的。」她表示,「《日掛中天》作為一部廣東出品的電影,這次也為粵產電影爭了口氣。」馬雙坦言,這些複雜又強烈的感受交織在一起,讓她在影片獲獎的當晚,始終輾轉難眠,捨不得結束這個意義非凡的夜晚。

片名取自粵劇《紫釵記》唱詞

《日掛中天》是廣東首部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電影作品。該片由廣州薄荷糖影業作為第一出品方,獲得2025年度廣州市電影產業專項扶持經費資助。影片全程在廣東取景拍攝,取景地覆蓋廣州、韶關、東莞等地。《日掛中天》片名更是源自粵劇《紫釵記》中的唱詞——「日掛中天格外紅,月缺終須有彌縫」,以此比喻男女在歷經磨難後,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日掛中天》全程在廣東取景拍攝。

該片的取景地遍布廣州多個極具代表性的地標與生活場景,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番禺星海公園,到東山口、五羊新城、二沙島等,每一處取景都讓廣東民眾充滿期待。「我很喜歡大灣區,尤其是主要取景地廣州,其城市質感非常獨特。」馬雙在採訪中透露,《日掛中天》預計將於今年內在內地上映,而接下來他們也將繼續深耕大灣區,在這裏開機拍攝新的電影。

將在港開啟新導演合作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馬雙及其團隊的創作計劃,與廣東近年來影視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高度契合。近年來,廣東省不斷優化電影創作與拍攝環境,通過完善配套服務、出台扶持政策等舉措,吸引了眾多影視劇組前來取景創作。此次《日掛中天》在國際電影節舞台大放異彩,正是廣東省此前推出的「廣東影視政策 15 條」落地見效的初步顯現,印證了當地影視產業扶持體系的有效性。

回憶起創業初期的經歷,馬雙滿是感慨:「早在廣州薄荷糖影業成立之初,廣東省電影局相關領導就給予了極大支持,從幫忙篩選合適的辦公場地,到協助對接銀行解決資金相關的瑣碎事務,事無鉅細都耐心指導。那種『大家齊心協力共創事業』的溫暖感,讓我至今難忘。」

「作為年輕一代電影人,置身國際電影交流場域,看着中國電影被世界看見,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種使命感——必須用心做好每一部電影,不辜負這份事業。」馬雙表示,這份信念既源於中國電影近年來快速發展帶來的底氣與力量,也來自行業前輩的激勵:「曾經視為榜樣的前輩們,如今成為並肩作戰的合作夥伴,這種傳承與信任,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

馬雙還對記者透露:「我們將在香港啟動一個針對內地、香港及台灣地區新導演的扶持項目,不過具體信息預計要到十月份才能正式公布。」她補充道,此次從外國回來後,首站便抵達香港,正是為了與古天樂等香港資深電影人會面,希望能更好地搭建平台,推動華語電影的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