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建設規模持續擴大,僅今年8月就捷報頻傳,多個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投資正以全領域推進態勢深化國際合作。
從北非到南亞,中國基建的足跡正加速覆蓋沿線關鍵區域。由中國電建集團旗下企業承建的貝尼納吉原水預處理項目7日順利通過毛里塔尼亞方面的驗收;由中國建築承建的斯里蘭卡埃勒黑勒運河27.7公里引水隧洞項目4號隧洞18日順利貫通。
東非地區同樣迎來基建新突破,中國企業承建的埃塞俄比亞米埃索至德雷達瓦高速公路項目19日舉行開工儀式;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格魯吉亞E60高速公路F0標段近日正式通車。
中東地區合作成果尤為亮眼
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資源開發領域亦取得標誌性進展。比如,由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攬的幾內亞西芒杜項目Simfer礦區採礦運維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預計年產能將逐步提升至6,000萬噸。
另值得注意的是,中東地區的合作成果尤為亮眼。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參建的沙特紅海國際機場項目近日正式全面投入運營。 8月2日,由中冶集團銅鋅有限公司和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投資聯合體共同開發的阿富汗艾娜克銅礦項目進礦道路竣工並順利通車。該項目位於阿富汗盧格爾省,項目全面開建後,將為當地創造約5,000個直接就業崗位,並帶動1萬個間接就業機會。
此外,由中國傑瑞集團參與建設的科威特環境修復計劃油湖原油回收項目20日在科威特完成首套設備運行測試,標誌着該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傑瑞集團負責提供其中油湖原油回收項目的整體解決方案和核心設備,項目金額約1億元人民幣。
據悉,科威特環境修復計劃旨在解決海灣戰爭造成的石油污染和戰爭遺留問題。中國駐科威特大使館臨時代辦劉翔在參觀項目現場時表示,傑瑞集團的成功實踐不僅為科威特環境修復貢獻了中國力量,也展現了中國環保裝備和工程技術的國際競爭力。中方願與科方一道,繼續在環境治理、能源轉型等領域深化合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