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在重慶舉行的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一台身高近1.7米、體重近70公斤的人形機器人精準展示太極招式,並能與人類同步完成各式武術動作。當前,中國機器人產業以驚人速度滲透千行百業。在家用服務、倉儲物流、商用服務、養老助殘及醫療康復等領域,服務機器人的滲透率顯著提升,拉動新消費、催生新產業,應用市場漸入「佳」境。
從「被動控制」邁向「主動服務」
下五子棋、精準沖泡咖啡、擔當貨物搬運工……展會現場,機器人從工廠「走向」日常生活。「我們克服了機器人因手臂過重導致重心不穩的難題,這對動態平衡和控制精度的要求很高。」重慶精金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文丹介紹,展會上帶來的人形機器人是今年新品,具備人臉識別、語音交互、智能避障等技術亮點,可應用於展廳講解、前台接待等領域,推出不到半年時間已銷售上百台。
隨着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技術的發展,人形機器人已在扮演「心理醫生」和「心理老師助手」的角色。「當今的智能機器人正從『被動控制』上升到『主動服務』階段。」上海歸墟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攀介紹,這款人形機器人不僅是一個「機器醫生」,更是一個能與用戶進行自然對話、提供情感支持的心靈伴侶,自去年下半年面世以來已銷售近萬台(套),「中國市場現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接下來會繼續擴大產能。」
據了解,中國已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在應用場景方面,工業機器人已應用於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 ●中新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