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身穿長袖衣物,做好防曬。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香港建築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為工頭與工人提供明確的參考標準,有效提升中暑預防意識。業界更在此基礎上推出簡化的《在酷熱天氣下工作的工地安全指引》,明確規定不同警告級別下的休息時間、飲用水供應及遮陽設施要求。職業安全健康局及建築業工會亦投入資源,為工地提供透氣工作服、冰袋等防暑物資。

不過,他坦言指引僅屬參考性質,部分工地或未能嚴格執行,故建議政府將指引立法,確保工人權益,「工人因疲累或不適需要休息時,可以得到工頭的理解,但若沒有法律保障,工人會因為擔心影響工程進度或他人意見,往往不敢提出休息要求。」

建議工地現場設溫度監測點

周思傑建議特區政府優化指引的執行,如在工地設立溫度監測點,由安全主任或現場管理人員實時監控暑熱情況並發出警告,「有些工人反映,警告未發出時,工地樓面溫度已超過攝氏40度。不同工地環境差異大,通風良好的地方與狹窄悶熱區域情況迥異,設專門監測點將更切合實際。」

香港建築業總工會員工譚鑑洪亦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有關指引推出後,其分級制度讓工人與工頭更清楚風險等級,能及時採取休息措施,保障工人的健康,而清晰的指引有助於提升工地安全意識,減少中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