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採訪的幾天裏,來往不同目的地時,香港文匯報記者總是會乘車經過湘江。白天烈日下的江水波光粼粼,夜晚則倒映着霓虹燈飾。對一個初來乍到長沙的記者來說,這條江成了長沙市最直接的印象。
讓香港文匯報記者意外的是,最好的江景位置,不是樓盤廣告裏常見的「一線江景房」,而是科研園區和創業孵化器。無論是大澤湖海歸小鎮還是望城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走進辦公室,透過整面玻璃牆,總是第一眼就能看見安靜流淌的湘江。
長沙市政府在政策文件中提出,要把「最好的地段、最美的風景、最優的服務」留給科研人才。如果換作別的城市,一江兩岸多半早被地產項目佔了。
在採訪中,多個年輕創業者都用了兩個詞形容長沙:「房價低、受尊重」。在別的城市,他們也許就要背上沉重的房貸,而在這裏,他們能安心做事,不需要時刻精打細算。
在湘江新區的創業園區,牆上一句標語讓香港文匯報記者印象很深:「既支持夢想,也兜底錯誤。」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讓香港文匯報記者瞬間明白了長沙給年輕人的安全感。
在長沙採訪的最後一天,晚上十點多,街頭有一輛出租車亮起燈牌路過,上面是六個字:「來湖南,創業吧」。這種無處不在的邀約,讓香港文匯報記者一時間竟生出幾分衝動,如果自己也是一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或許會願意在這裏放手一搏。
●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 長沙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