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連慜鈺)5日,在浙江寧波舉行的第十五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現場,AI教育展區一隅的AI科學實驗室引起了許多觀眾的注意。實驗室採取「即學即測」模式,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模式,通過AI實時評價系統,構建了「教—學—測—評」四維協同的科學實驗教學場景。
據了解,AI教育展區以 「智行合一、育見未來」為主題,集中展示9個AI教育場景、14個區域探索案例、40個項目及近百項前沿技術和產品,全方位呈現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
寧波教育局AI科學實驗技術支持洪學敏介紹,AI科學實驗室為寧波首創的科學實驗教學測評模式,課堂實時測評系統通過AI動態識別學生走神、實驗違規操作等行為並即時反饋,可以實現在教師講解後3分鐘生成梯度測試,5秒完成全班批改並標註高頻錯誤知識點。
「這樣一方面能減少老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機器可以溯源,對實時測評有爭議的地方可以通過溯源進行人為改分,盡可能確保公平。」洪學敏表示,目前,實驗室的評分精準度可以達到98%以上,已推廣至初中、高中的校園內,主要用於教學與理化生實驗室考試的場景。
「此外,實驗室的教學質量數據駕駛艙可以整合資料使用高頻分析、班級應用對比等多維度報告,為教學改進提供數據支撐,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基於學生行為數據推送適配資源,實現因材施教。」洪學敏說,「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數據應用,通過人機協同創新育人方式,着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人工智能賦能科學教育高質量的實踐高地。」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