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低空經濟公司執行董事林育鈿(右一)、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主席張霆邦(右二)到訪生產力局。(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產業之一,是培育競爭新優勢、打造增長新引擎的戰略選擇。《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確指出要打造覆蓋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區域的低空空中交通走廊,探索拓展跨境飛行等低空新業態。作為推動廣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平台,廣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廣東低空經濟公司」)執行董事林育鈿一行今日(5日)到香港,與香港特區運輸及物流局交流,共同探討如何促進兩地的低空經濟合作。

林育鈿表示,作為我國開放水準最高、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有高價值物品的運送需求,還有高端商務出行需求。在發展低空物流方面,大灣區有着堅實發展基礎與強烈現實需求。由廣東低空經濟公司負責建設的廣東省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台建成後,可協助低空物流體系的整體構建。基於海量飛行數據,建立數字孿生灣區低空物流走廊,賦能供應鏈,推動大灣區「貨暢其流」。

有份與會的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主席張霆邦指出,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兩地更有無限合作空間,早前,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發布《中國香港低空經濟政策優化研究及建議》,並提出13項建議,期望建立起香港低空經濟的國際標準,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在促進內地及香港融合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張霆邦補充,如果粵港兩地能進一步推動低空經濟合作,包括共同推動低空跨境物流試點、制定粵港兩地無人機相關生產維修標準,相信不但能促進兩地的物流貨流,更能進一步打通兩地的無人機市場應用;另外,則是期望兩地能一同推動無人機操控駕駛員資質互認,讓在香港取得無人機操控駕駛資格的青年,能投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無人機領域發展。

另外,在今日較早時間,林育鈿、張霆邦一行亦到訪生產力局,與該局交流關於低空經濟發展的意見。據了解,生產力局在過幾年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包括在2020年2月推出首個無人機巡查及檢查項目;2021年8月,民航處首間認可生產力局「小型無人機培訓機構」ATO等,今年4月亦成立了「出海服務中心」,引進低空經濟上中下游企業於香港建立研發中心及智能生產。雙方在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現況、新無人機法例修訂、兩地無人機「飛手」培訓以及推動跨境試飛等範疇深入交流,期望將來能有更多合作,共同推展兩地低空經濟發展。

廣東低空經濟公司成立於去年6月,為廣東省機場集團全資持股的省級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平台,定位為低空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商、低空經濟產業生態的運營服務商、低空示範應用場景的開拓者、低空飛行安全保障的重要參與方,全力服務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體系構建,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至於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則以推動香港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作為核心使命與首要任務,除了創會主席張霆邦,亦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曉峰擔任榮譽創會會長,立法會議員黃錦輝、邱達根、陳紹雄以及易志明等擔任名譽顧問,一同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