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隊員合影。 資料圖片
●「飛虎隊」創始人陳納德 網上圖片
●陳納德之女陳美麗
●陳納德外孫女嘉蘭惠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日前在北京隆重舉行,多位外國嘉賓和國際友好人士受邀參加。「飛虎隊」創始人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之女辛西婭·陳納德(中文名陳美麗)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父親在華期間,被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和堅韌不拔深深觸動,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貢獻值得永遠銘記。當前,國際局勢更加緊張,因此更需要強調國際合作。

在陳納德將軍外孫女嘉蘭惠(Nell Calloway)看來,維護和平是本次紀念大會傳遞的重要信息。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大會既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也告訴人們,「戰爭實際上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她表示,人們需要努力維護和平,並將戰爭極具破壞性這一教訓傳遞給後代,「這是我們的責任」。 ●文 /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葛沖、郭瀚林、蘇雨潤 北京報道

10年前的2015年,陳美麗也曾和母親陳香梅一起參加了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她指出,與10年前相比,今日的世界局勢更加緊張,地緣政治和經濟問題更複雜。因此,現在更需要強調國際合作。「我最近看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讚揚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繁榮。中國在欠發達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值得肯定,中美應在太陽能等綠色產業上進行合作,而非加徵關稅。」

改善中美關係關鍵在於人民

談及中美關係,嘉蘭惠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強調,要改善兩國關係,答案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人民。要讓美國孩子走進中國,讓中國孩子去往美國,親眼觀察彼此的國家與人民,「或許就能發現,我們並不像某些聲音描述的那麼糟糕,反之亦然。」嘉蘭惠還結合自身經歷談到,她與母親最初來到中國時,曾對這裏有過偏見,覺得它可能是某種樣子,但現實截然相反。「離開時,我們的看法已徹底改變。」

「明年我會帶兩個兒子再來,把下一代推向台前,讓他們親手把外公的遺物交給中國。」陳美麗表示,每次參加紀念活動,愈發意識到保存歷史記憶的重要,「『飛虎隊』的故事從來不只屬於美國,也不只屬於中國,它屬於所有相信合作可以戰勝侵略的人。」

中國人堅韌不拔懷必勝信念

「我開始了解『飛虎隊』是在他去世後,我陪母親參加美國航空志願隊的老兵聚會。老兵們看到我就像看到父親,向我講述我父親的事情。」陳美麗說,幾年前自己曾讀到一位美國官員未出版的回憶錄,其中講述了陳納德成立「飛虎隊」的背後故事。回憶錄中透露,陳納德曾在游說美國政府向中國抽調飛行員並提供幫助時表示,他到中國後發現,中國人懷有一種韌性和必勝的信念,他們不會投降,決心要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嘉蘭惠表示,外祖父離開家人來到中國時,母親只有9歲,外祖父本以為這次出差只會持續3個月。外祖父在寫給家人的信中提到:這次考察是一段4,500英里的行程,這其間他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在殘暴敵人的迫害下所遭受的苦難。在那之後約6周,外祖父主動向中國提出願意提供幫助。

陳美麗表示,陳納德在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深刻的敬意,與無數中國軍官結成終生友誼。「他尊重中國人民的勤勞與犧牲,」陳美麗說,「直到今天,這種互相欣賞仍是中美兩國最該拾起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