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龐大內地買家需求,新地西沙大型住宅Sierra Sea銷售強勁。 資料圖片
●新地郭炳聯

新地(0016)昨日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全年業績,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影響後,基礎溢利為218.6億元,按年升0.5%,每股基礎溢利7.54元,期內列賬純利192.8億元,升1.2%。新地主席郭炳聯於業績報告中表示,隨着住宅市場氣氛改善下,會致力提高物業發展的資產周轉,以維持強健現金流,同時會透過多元化收租物業組合,以及非地產業務,保持可觀的非經常性收入。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回顧期內,來自物業銷售的溢利為82.9億元,按年增5.61%。按所佔權益計算,年內錄得的合約銷售總額約466億元。租金收入連同所佔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租金收入計算,集團年內的總租金收入按年下跌2%,至244.61億元,淨租金收入按年下跌3%,至183.92億元。末期股息每股2.8元,連同中期股息每股0.95元,全年每股派息3.75元,與去年相同。

郭炳聯在業績報告中提到,集團的財務狀況保持穩健,擁有低借貸比率、充裕的流動資金、有序的債務償還時間表和高還款能力。

流動資金強健 利息覆蓋率6倍

截至今年6月30日,集團的淨債項與股東權益比率為15.1%,利息覆蓋率達6倍。淨債項和借貸成本下跌,推動集團的財務比率較去年有所改善。集團對審慎理財的堅持為持續增長奠下基礎,有助集團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把握良機。

集團並無參與買賣任何投機性的衍生工具或結構性產品,其大部分借貸以港元為單位,其餘則以人民幣和美元為單位。所有美元借貸已以交叉貨幣掉期進行對沖,而人民幣債務則能與集團在內地的資產達到自然對沖的效果。

郭炳聯表示,在國際政經形勢越趨複雜的背景下,香港經濟正處於轉型的階段。金融市場活躍和旅遊業向好將繼續在短期內帶動經濟溫和增長。香港致力發展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有助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而吸引內地和海外企業來港的措施,使本地註冊公司總數創下新高,帶動更多經濟活動,並鞏固香港作為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跳板角色。基於以上的正面因素,加上住宅租金上升和預期息率回落,預計買家信心和住宅成交量將繼續有改善。

香港未入賬合約銷售額356億

期內隨着按揭限制放寬及本地按揭息率回落,香港住宅市場進一步呈現回穩跡象。按所佔權益計算,集團在香港錄得約423億元的合約銷售額,主要來自啟德天璽·天第1期、西沙灣發展項目第1A(2)期及第1B期Sierra Sea、北角海璇II、天水圍YOHO WEST PARKSIDE以及屯門NOVO LAND第3B期;集團亦繼續推售元朗The YOHO Hub II和沙田瓏珀山等項目的貨尾單位,以及中半山帝景園的單位,市場反應理想。截至今年6月底,集團在香港未入賬的合約銷售額達356億元,預計當中約301億元會於2025/26年度確認入賬。

寫字樓組合平均出租率92%

同時,雖然本港經濟環境充滿挑戰,年內集團物業投資組合的整體出租率處於滿意水平。集團龐大且多元化的寫字樓組合,不但整體續租率高,更受惠於「升級搬遷」(flight to quality)的市場趨勢,國際金融中心(IFC)和環球貿易廣場(ICC)的平均出租率達到92%。

郭炳聯強調,集團對內地和香港的長遠前景依然充滿信心。他說,在祖國的堅定支持和「一國兩制」的原則下,香港將強化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及交通、貿易和航空樞紐的地位,並進一步提升其作為全球主要財富管理中心的競爭優勢。在此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香港將發揮其固有優勢,迅速而靈活地應對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