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靜)9月3日,中國以一場盛大閱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此間知名軍事專家張軍社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閱兵亮點很多,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方面是全方位展示我國軍事力量結構新布局,一方面體現在新質作戰力量全面提升。

張軍社向記者表示,首先,這次閱兵全方位展示了我軍在經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國防和軍隊改革之後,所形成的軍事力量結構新布局。在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中,我軍調整組建了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和聯勤保障部隊,正式構建起「4支軍種+4支兵種」的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這次是我軍力量結構新布局在閱兵式上的第一次集中展示。

第二個亮點是今年閱兵裝備中新質作戰力量比重上升,武器裝備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既有新型坦克、隱身戰機、戰略導彈等新一代傳統主戰裝備,又安排了一些新服役的新域新質力量,在裝備方隊中安排了部分網電攻防、高超聲速等新型作戰力量參閱。反無人機裝備方隊所展示的三種類型反無作戰裝備也表明我國在這方面已經成體系建設,有利於提高我軍未來在反無人機作戰方面的能力和效果。這些新裝備充分展示我軍制勝現代戰爭的強大能力。

張軍社還指出,此次閱兵裝備方隊還有一大亮點是,受閱方隊按照作戰模塊進行實戰化編組,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反導群、信息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後裝保障群和戰略打擊群模塊化編組既體現了未來戰爭特點,也顯示出每個作戰群所需要的作戰領域裝備。這種編組打破了軍兵種界限,凸顯了要素融合、體系聯合,使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我軍適應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在信息化、智能化條件下打贏未來戰爭的聯合作戰能力。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