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良 全國人大代表 教聯會主席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當今世界局勢多變,地緣政治風險不斷,時刻提醒我們和平來之不易、守護更不易,國家安全需全體中國人自覺維護,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更應培養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主動擔負起維護國家安全、守護國家穩定與發展的責任。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的重要里程碑,值此特殊時期,是香港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讓學生明白:正是因為祖國的強大和穩定,香港才擁有抵禦風浪的堅固屏障;只有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才能守護幸福生活。更重要的是,透過抗戰歷史,青年人學習先賢先烈保家衛國、不畏犧牲的崇高品格,從中汲取力量,堅定信念,為國家作出貢獻。

多元活動精彩紛呈

教聯會一直積極推動愛國主義教育。今年,我們牽頭成立籌備委員會,凝聚業界力量,更全面推動紀念活動,把抗戰精神融入日常教學,引領青年一代銘記歷史,珍惜和平,開創未來。在抗戰勝利紀念日及前後,籌委會動員全港師生參與一系列紀念活動,活動形式豐富多元。近日,本人參加了教育界抗戰史跡遊,與師生參訪與香港抗日戰爭相關的歷史遺蹟,了解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抗日事跡,在追憶先烈的過程中深化國家觀念。

特區政府正修繕全港各區的抗戰遺址,讓市民更深刻、更全面地認識抗戰歷史和抗戰勝利的重大意義,提升家國情懷和民族精神。未來,特區政府可考慮更好地利用這些抗戰遺址,推動設立香港的抗日史跡徑,讓更多學生走出課室,實地考察。

除了實地考察外,我們亦籌辦了多元化的活動,例如紀念儀式、微電影創作比賽、抗戰電影欣賞會、專題展覽等,將抗戰歷史轉化為生動的教育資源,傳遞香港在抗戰歷史中的故事與角色,傳承抗戰精神。

愛國教育久久為功

抗戰歷史是愛國主義教育重要的一環。未來,兩地教育部門可以加強合作,推動抗戰歷史教育。

第一,加強教師專業支援,提升抗戰歷史教學能力。建議組織抗戰歷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成立顧問團隊,為歷史教師專業團體提供到校專業指導,包括教育活動的規劃與實施、教材的開發與修訂等,豐富香港抗戰歷史教育的內涵。同時,加強兩地教師的專業協作,探討抗戰歷史教學的策略與實踐經驗,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

第二,舉辦多元化學習活動,深化學生對抗戰歷史的認識。在每年相關的紀念日,兩地教育部門可加強合作,合辦更多相關教育活動,讓青少年深入了解抗戰歷史,豐富學習經歷。例如,由國家組織大型的分享會,安排抗戰老兵以線上方式向全港學生分享自身經歷。通過抗戰老兵親身的分享,讓學生對歷史有更深刻的感受。

第三,強化教材建設,支持課堂教學。組織兩地歷史學者和教育專家,共同編寫和修訂適合香港中小學生的中國近現代史教材,同時充分利用香港抗戰遺址作為教學資源,設計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和案例分析,加深學生對抗戰歷史的理解和感悟。為了增加教學資源的吸引性,兩地教育部門可以合作推出更多具互動性的學與教資源,讓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吸收相關知識。

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我們更應珍惜和平、居安思危,牢記歷史教訓。相信在特區政府、教育界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抗戰歷史教育將不斷深化,在新一代心中落地生根,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