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昨日圓滿閉幕,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聚首天津共商合作、共謀發展,是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4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在當前全球局勢動盪,冷戰思維、霸權主義、保護主義陰霾不散,新威脅新挑戰有增無減的背景下,天津峰會作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多邊合作實踐,彰顯上海合作組織作為新型國際合作關係典範的生命力和引領力,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讓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果更多更好地造福全人類。

當前世界冷戰思維、霸權行徑、單邊制裁、保護主義、脫鈎斷鏈等逆流湧動,地緣衝突、氣候變化、能源危機、恐怖主義等安全威脅疊加,國際經貿秩序受到嚴重破壞,全球治理體系面臨嚴峻挑戰。上海合作組織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展現出前瞻智慧,並以一系列實際行動、開創性成果、歷史性成就證明其可行性與先進性。上海合作組織從6個創始成員國發展到覆蓋亞、歐、非三大洲26個國家的大家庭,人口約佔世界一半、經濟總量約佔全球四分之一。這些驕人的合作成果,對應對現今變亂交織的世界局勢和突破全球治理困境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和指導作用。

習近平主席昨日分別在兩個重要講話中強調:「堅持公平正義。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反對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和霸凌行徑。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踐行多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加強團結協作,反對單邊主義,堅定維護聯合國地位和權威,切實發揮聯合國在全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這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將一如既往,深化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合作,為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發揮建設性作用,始終站在國際公平正義一邊,倡導文明包容互鑒,反對霸權強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積極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並以「上海精神」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建設性,為國際社會提供一種基於平等、互利、公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範式,為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擔當起中流砥柱的角色與作用。

天津峰會期間,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並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等成果文件;以及共同見證上海合作組織應對安全威脅與挑戰綜合中心、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中心、信息安全中心和禁毒中心揭牌,凸顯上海合作組織在政治、經濟、貿易、安全、人文、治理等領域深化全方位合作,共同應對突出問題挑戰,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主席昨日在講話中指出,由他提出的中方同上海合作組織其他國家累計貿易額突破2.3萬億美元的目標提前實現,並強調「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同上海合作組織發展聯繫起來,同各成員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聯繫起來」。

截至目前,中國對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國投資存量超過840億美元,同其他成員國年度雙邊貿易額突破5,000億美元;中方計劃在有需要的成員國實施1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今年年內向成員國提供20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未來3年對銀行聯合體成員行新增發放100億元人民幣貸款等。此外,中方將成立中國—上合組織能源、綠色產業、數字經濟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創新、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三大合作中心,並在未來5年同上海合作組織其他國家一道實施新增「千萬千瓦光伏」和「千萬千瓦風電」項目,以及共享人工智能發展紅利,歡迎各方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請有條件的國家參與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等。

中國堅持開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發展宗旨,為推動上海合作組織行穩致遠、在更高水平合作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彰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風範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