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首屆開學典禮。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為配合國家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及「十四五」規劃「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的願景,以及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及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的目標,香港中文大學在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推動下,成立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銳意以創新的八年制「學士+博士」模式,為香港培育傑出數學科學人才。該學院昨日舉辦開學典禮,首屆共14名學生在港中大校長盧煜明及丘成桐等人見證下正式開學。丘成桐昨日指出,學院致力改變內地和香港的數學前景,培養學生成為中國數學界的領導人,助力國家在十年內達至國際數學界的領先地位,他說:「我們的訓練不會比美國差,不會比哈佛大學差。」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其中兩年在內地大學進修

港中大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由丘成桐擔任創院院長,他分享一開始與清華大學求真書院招生時,共幾千人報名,約400人獲得口試資格;其後再經過篩選,達標而在學院就讀的學生共14人,包括3名本地生及11名非本地生,「他們兩年會在中大,兩年會在內地重要大學,包括上海復旦大學,亦有部分會在北京求真書院進修……能夠吸收內地幾個主要學校的精英訓練。」

據大學資料,學院成立初期預計每年收生40人,包括10名本地生及30名非本地生。被問到首年人數未達預期,丘成桐坦言是由於學院新成立,「好多地方的學生還未知道我們成立致真學院,而且雖然有不少學生申請和考試,但跨越地方不夠,所以第一次能夠達到我們標準的(學生),未達到我們希望的人數。」

學院今年只收了3名本港學生,丘成桐特別提到,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港生能參與其中,「香港學生在數學方面,在1950年以來是中國數學家當中一個重要的泉源,但在1980年後,香港學生更着重金融等其他學科……所以有二三十年光景,內地學生比香港學生有進步」,他期望致真學院能夠改變香港學生對基礎學科的觀念,「重展香港雄風!」

收生視乎學生能力 與海內外院校合作

丘成桐又表明10名本地生及30名非本地生的比例並非硬性規定,只要香港學生願意申請且達到質量標準,學院都會招收,「我們願意開放更多空間給香港學生,但假如香港學生成績不行,我們亦無能為力,不能用不同手法寵壞能力不強的學生,我們必須保持質素。」

他認為,香港其實有不少中學生能夠達到水平,然而過去不少學生只放眼出國學習,「但美國正在圍堵中國,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他們亦不會願意有太多香港學生去美國讀書,愈來愈困難。」隨着致真學院成立及開學,丘成桐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學生認識到,「我們的訓練不會比美國差,不會比哈佛大學差」,會有更多學生願意留港學習。

致真學院會與海內外知名院校,如清華求真書院及復旦大學等展開深度合作,並提供與清華求真書院類近的八年制課程。課程包括三年數學基礎訓練、兩年科研訓練及三年博士訓練。研究範疇包括基礎及應用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機器學習等。完成中大通識及全人教育畢業要求,可獲頒授港中大學士及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