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特區政府近幾年積極推動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為本港創造經濟新動能。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金管局正準備協助政府發行第三批代幣化債券,未來會將代幣化債券發行恒常化。
他指,本港致力發展成更深更廣的融資平台,政府透過發行綠色債券推動本港綠色金融及綠債市場發展,截至今年6月已發行約2,400億港元等值綠債,涵蓋港元、人民幣、歐元、美元及不同年期,為本港及區內潛在發行人提供重要基準;政府亦透過有關計劃為本地116個合資格綠色項目融資。截至今年7月,內地多個地方政府累計在港已發行400億元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當中包括綠債、藍色債券、可持續債券及社會責任債券等。
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發行增長快
他又稱,去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超過840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約50%。其中,在香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約430億美元,佔地區總額約45%,並自2018年起連續7年居亞洲區市場的首位。他提到,下周將舉辦第二屆「香港綠色周」,為不同持份者提供對話與合作的平台;另截至7月,「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已批出逾7,600宗申請,涉及總資助額逾4,200萬元,先導計劃會延長至2028年,以持續支持本地綠色金融人才培訓。
鞏固香港綠色金融中心地位
許正宇強調,香港是全球領先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引導國際資金配對優質綠色項目,促進區內經濟綠色轉型,積極貢獻國家雙碳目標。本港推動各項相關措施及市場發展均取得顯著進展,並會透過不同渠道推展綠色金融相關工作,鞏固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地位。
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政府會否將代幣化債券於二級市場流通或容許零售投資者參與,金管局助理總裁許懷志表示,分布式分類賬技術(DLT) 除可以用於債券發行,亦可能做到二級交易和24/7交易,留意到首兩批代幣化債券發行後均有二級市場,會在政府債券計劃下持續發行不同代幣化債券。至於要讓零售投資者參與,由於涉及發行面不同部門,包括一般金融機構的工作都要到位,當局正推進有關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