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油毒品」在年輕群體中逐漸傳播,為了遏止其販賣及服用,政府重視相關宣傳教育,最近亦正式為其「改名」為「依托咪酯」,希望能加強打擊之效。
可減誤解 明確指代毒品
回想幾個月前,第一次聽到「太空油」這個專有名詞時,大概是從政府「竭力切斷『太空油』流入」之類的陳述得聞,由於缺乏充分的語境,一時之間還以為不知哪個國家在開採天然資源方面取得技術突破,能夠探測到「太空」也有「石油」,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好笑。
其實,中文語言系統本來就有不同層級的語言單位,我們日常用來溝通、能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稱作「詞」,一個實詞通常指涉一個完整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事物,以「太空油」為例,它所指的是一種毒品,因此「太空油」作為毒品的名稱,就是一個詞;而詞以上的語言單位是「詞組」,它由多於一個詞組成,其意義則通常是組成詞組的各個詞的簡單相加,例如本段起首提及對「太空油」的誤會,便是把「太空」這個詞和「(石)油」這個詞簡單相加成「太空的油」。可見,即使書寫形式相同,若語言結構不同,便會出現不同的意義。
曾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太空油」這個名稱「太浪漫」,容易誤導市民,此說法又折射出另一個語言問題:詞所指的概念之本質和延伸。所謂概念本質,就是這個詞客觀指向的某事物,而所謂概念延伸,則是人們對此事物所賦予的價值,認為它是好還是壞。
「太空油」所指的毒品,就是它的本質,而有人認為這個名稱會讓人以為「食完都可以自己太空漫步」,這是個人對這種事物的看法,是概念的延伸,往往由社會、文化、歷史、教育程度等各種因素影響而形成,就如大麻在許多國家列為毒品,而在另一些國家卻不受嚴格管控,嬉皮士覺得它是好物,甚至有原始部落的薩滿會在舉行儀式時以大麻作為媒介通神,不一而足。
改用學名不利宣傳
說回「太空油」,這個詞本身是否「浪漫」或被「美化」,實在言人人殊,而將該種毒品改稱「依托咪酯」,只是把它的學名重新帶入公眾場域,並非什麼莊嚴的重新命名。
直接用名字陳述毒品的特質固然有其道理,但既然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日常溝通亦以簡單直接為有效,筆者以為,若要讓大眾加強認識此物之害,相信沿用「太空油」此一俗稱會比較有效。就如同向年輕人談論Tyson Yoshi的歌,但在宣傳中只用他的原名程浚彥,對方也不一定知道所指的是誰。
●蘇澤民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