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為「怒放的生命」的劉峴誕辰110周年木刻畫展,早前在河南鄭州美術館瑞達館開幕。展覽展示出劉峴對生命的熱愛、對民族的赤誠、對藝術的執着,也為公眾開啟一扇理解中國現代版畫藝術與革命美術精神的重要窗口。
劉峴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先驅和開拓者,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近百年版畫史上的知名藝術家。他的藝術生涯,可謂是一部以刀為筆的生命史詩。他於1915年出生於河南蘭考,青少年時期求學於開封、北平、上海,17歲偶見外國書籍上的木刻畫,其藝術魅力令他震驚,立志自學木刻。他孜孜追隨魯迅先生指引,在毛澤東文藝思想激勵下,將木刻化作「投槍匕首」,以革命美術為武器,揭露黑暗、鼓舞民心。
本次展覽通過「自然風物」「飛禽走獸」「京劇」「紀實」「寓言」「怒吼吧中國」「民間童話故事」「肖像」「裝飾小品」「百花齊放」等章節,系統梳理劉峴的藝術生涯,精選劉峴木刻代表作80幅、珍貴文獻史料及生前使用的創作工具等,立體勾勒出藝術家「為創造中華民族的新藝術而奮鬥」的生命軌跡。展廳中,「我愛藝術勝過生命」的自白,正是劉峴傾注於木刻藝術的熾熱情懷的寫照。
在接近六十年的版畫創作歷程中,劉峴矢志不渝專研木刻藝術,懷揣對祖國與人民的赤子初心,融匯西方版畫表現形式,鐫刻中國社會變遷圖景。其作品尤以木口木刻見長,構圖嚴謹、造型精微,刀法、墨線與木紋肌理渾然一體,畫面充盈明朗昂揚之氣。他以刀為筆、以木為紙,用刻刀的銳度丈量時代的深度,用版畫的力量吶喊民族的心聲,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一座永不褪色的藝術豐碑。「我愛藝術勝過生命」「為創造中華民族的新藝術而奮鬥」是劉峴發自肺腑的表白,也是深植於家國情懷的生命力量,凝鑄為木刻藝術史上的不朽篇章。
河南省美術家協會顧問、河南省美術館原館長化建國認為,劉峴不僅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先驅和開拓者,亦對河南版畫發展作出了具歷史性的貢獻。他希望劉峴「為創造中華民族的新藝術而奮鬥」的藝術精神,能夠持續激勵當代藝術工作者在傳承創新之路上砥礪前行。
「蘭考縣一直高度重視劉峴先生藝術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揚。」蘭考縣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戰衛說,此次展覽不僅集中展示了劉峴的藝術作品,更是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與傳承,希望讓更多觀眾領略到木刻版畫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感受到劉峴的偉大精神力量。
本次展覽也是鄭州美術館與蘭考劉峴紀念館首次聯袂獻禮,展期直至9月15日。鄭州美術館書記、館長,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羅鳴表示,作為劉峴的故鄉,蘭考珍藏着藝術家與這片土地的深厚聯結;此次展覽,不僅是對劉峴藝術成就的共同致敬,更是對「新興木刻精神」的當代傳承。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雷 河南報道
評論